调研范文网 >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优质7篇

在写心得的时候,是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养成写心得体会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轨迹,激励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优质7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1

借着读书活动的契机,前几天,我阅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他的每一条建议,都是他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都凝聚着他的聪明与智慧,都彰显着他的热情与博爱,都寄托着他的梦想与希望。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其中有关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内容对我的触动特别大。

一位教师在他所教的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一些教学常识,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深的教育理论素养,如何胜任自己的工作呢?读过这本书,深刻反省一下自身,真是惭愧至极。我的业余时间大都浪费在了闲谈和看微信上了。我想我应该有所改变:走进图书馆,去翻阅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我还应该制订一份读书计划,多读一些国内外的教育家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方面的著作,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并将好的经验应用于教学之中。同时注意积累、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自己的身后也留下一串歪斜而踏实的脚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2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说出我们幼教姐妹的心声的一本好书,第一块内容: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第二块内容:让孩子爱我们,第三块内容:听孩子的话,第四块内容:挤一点儿时间来反思,第五块内容:做一个有协调能力的班主任,第六块内容: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爱,第七块内容:像热爱工作一样热爱生活。

以前接触过的学前教育类书籍,不是内容复杂深奥,就是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但是这本书却是幼儿教师们深受老师们喜爱。但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提升与发展帮助不大,甚至有可能束缚了幼儿教师的创新和反思的动力,出现了照搬照抄的局限性。《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一本介于这纯理论类读物和纯实用类读物两者之间的学前教育类书籍,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益,更切合其需要。以“建议”的形式让老师们感到亲切可读,能引起幼儿教师的共鸣,充实幼儿教师的知识面。内容涵盖了幼儿教师的方方面面,详尽而又不拖沓。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触很深,我做幼儿教师已经有许多年了,自认为从事幼教行业这么久了,对如何做一个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已经不用再去阅读书籍也能详细回答了。但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习是无止境的,不管哪个行业你的经验再丰富,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内容是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做一个孩子眼中最美丽的老师,幼儿教师的一切也应该是美丽的。如何做一名孩子眼中美丽的幼儿教师呢,暂且不管你的外貌美不美,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只要你塑造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你就是一个美丽的老师。教师的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具有教育性,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对其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幼儿也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从细节中学到很多东西,幼儿教师不仅要仪表美,还要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当旁人在寻求周围美的事物时,其实幼儿教师就是一道实实在在的美丽的风景线。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3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放在沙发上,每次坐下来就捧起它读上几页。从中学到的值得拿来用的很多,也有的建议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用的。但每次都会有所得。下面关于注意力的问题,怎样控制学生注意力,结合自己的做法谈一谈。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比较常用的措施就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4

今年寒假,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书中所谈的每一个问题,不仅配有生动的实例,而且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些娓娓道来的教育教学实例,让读过此书的教师们,开阔了眼界,也提高了水平。在这本书当中,苏霍姆林斯基一共谈及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年轻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他们请教。并建议我们,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

(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古往今来,“书籍”一直都被誉为人类的朋友,因为它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坦率来说,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学习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源于他广泛地阅读,和广博的知识。他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正因为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论专著和几百篇论文,才有了这本被誉为“学校生活百科全书”的《给教师的建议》。

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这么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只有通过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与书籍结为朋友,让它像潺潺小溪,充实着我们思想的江河,才能让我们真正胜任教书这份职业,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因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养成看书,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作自己的职业素养。只喜欢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两本书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的。我们读书,要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家交流,学习他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这些人格力量的学习必将会积淀成我们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引领我们积极向前。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5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每一条都谈一个问题,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既有生动的现实作为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给予合理的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它让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

在看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他精练的语言、闪光的思想,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作为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确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不要用硬性规定的计划来束缚儿童,让他们去仔细地看看各种事,并且看个够。”这段话提出给儿童自由支配时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每一步路上,学生的面前都可能展现某种新的、未知的东西,这东西使他入了迷,占据了他的全身心,他不仅顾不得想别的事,就连时间的流逝也感觉不到了。有时一个成年人,也会被某种有趣的东西所迷住,我也很难摆脱那件使我入迷和使我得到满足的事。可是,在我的下意识的深处,却有一种思想使我不得安宁:我还有工作,谁也不会替我把它完成的。这种来自下意识的信号,会帮助我控制时间的利用。而学生还缺乏这种控制力,所以他会忘记时间。应当教给他怎样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时就要做到不违背儿童的天性,教给学生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要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学生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换句话说,应当使学生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致破坏童年的情趣。给学生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让他们有可能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会养成无所事事、懒散疲塌的不良习气。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课余时间要做一个有心人,尽量让学生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多组织安排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使他们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首先,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创设情境,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掀起一轮学习高潮。

“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更关注和提倡创设情境教学,而恰当的情境能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同策略来同化和顺应新知,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开好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有的放失的巧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紧张和迅速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在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一定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准确地把握好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悬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终使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读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我深深觉得教师应根据课的不同性质、不同阶段,有机地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感悟,使学生在充满智慧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魅力。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6

?给教师的推荐》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推荐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一样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就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作者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必须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

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向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

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没有在备课中思考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资料,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

原先就因为我这种欠缺思考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总是备课、上课、训练、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寻求答案。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推荐:那就是读书,每一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验,取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我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推荐,突然很懊恼自我的消极,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学习,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以前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我,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

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日记,想想,时间真如流水就这样荒废了。

书是知识的源泉,聪明的殿堂!它会给人气力,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读完了《给教师的推荐》,我不时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我的教学实践中。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习。

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我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我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篇7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是美国作家安奈特·L·布鲁肖的著作,内容涉及课堂管理、教学规划、课程指导、职业精神、师生关系、教师魅力等多个方面。书中每谈一个问题,基本都有简明而不失具体的事例、情景,每条建议都配有相应的名人名言、教育者感思或作者创作的“教育诗”,使得本书的内容体系、编排体例、写作风格、研究思维都显得别具一格、富有新意。

在文中每一个建议的开头都有一句来自国外学者关于教育方面的格言,让我受益很深。如在一个“学会忽略”的建议中,说到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确实如此,这对我们有时面对调皮的孩子时,常常觉得他们好不听话,越想越恼火,但是看了书中给我们的小方法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一杯常理,几勺耐心、宽容、恒心,积极的期望和向上的态度,再浇上满心的爱。确实,这样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情。总是希求学生有完美表现的老师是极端不现实的,得到的也只能是无尽的失望,所以我在教学中大多都是鼓励孩子们,他们犯错的时候尽可能的去鼓励他们,他们学的兴趣高了,学进去的知识自然也就多了。

本书提供了一些帮助新教师解决课堂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例如:如何进行课堂管理,如何掌控课堂纪律,如何与“刺头”学生相对,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安排时间。书中的方法简单易学,并且作者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加以辅证。原来我们班上课时虽然没有人讲闲话,但是有个别厌学的学生总喜欢在自己不喜欢的科目的课堂上睡觉,于是我严加管教,换来几天的所谓“认真”,然后他们又会摊下去睡觉,我心里一直疑惑:怎么现在的学生这么不听话,这么不求上进?后来阅读了此书,才知道我在课堂管理上有所欠缺,于是我根据实际情况实践了书中讲述的方法:我不在课堂上大骂学生了,而是找了几个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开导说教,在以后的课堂上因为他们几个纪律有所好转,我在课堂上大加表扬他们。于是其他不专心听讲的学生也慢慢收敛了,而我也及时进行了表扬。

本书还为教师提供了一些教学规划和课程指导,提出了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醒教师要精心准备,井井有条。关于课程指导,我从书中了解到作为教师要经常性观摩其他教师的课,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同时,教师的课堂内容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要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传授其社交礼仪,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礼仪规范。看了此书后,我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力求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我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此书,不由自主有一种感觉:一位耐心、睿智的长者,坐在你的对面与你聊天,她的丰厚学识、她的思想、她的智慧正慢慢地滋养着你的心灵,提升着你的魅力。读了这本书后,感想还有很多很多,一时之间,无法描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以这101条建议,来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做卓越的教师》读书心得7篇

教师的智慧读书心得体会7篇

给留守儿童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读论语的读书心得优质7篇

给教师节的演讲稿7篇

给教师节的演讲稿推荐7篇

谈读书的人心得体会优质7篇

给领导的领导写讲话稿优质7篇

教师专业的读书心得体会8篇

《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602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