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份优秀的教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表演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表演教案篇1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服装表演
1、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时尚宝贝,你们看,他们来了。(放录音,幼儿表演时装秀。)
2、他们表演得怎么样?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美?我们来问问哥哥姐姐。
二、根据意愿装饰服装
1、师:哥哥姐姐漂亮的衣服是怎么做成的?他们的服装和我们平时
穿的服装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做的?
大班幼儿介绍自己身上的服装。(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注意图案的对称)
2、幼儿构想:老师知道,你们也都想来学学哥哥姐姐,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
a、出示塑料袋:这是什么?对,这是塑料袋,但是,这个塑料袋能穿吗?只要把下面剪开,套进去就是一件衣服了,老师已经帮小朋友剪好了。可是,这件衣服不漂亮,我们来把它装饰一下,把它变成漂亮的服装。
b、你想设计怎么样的一件服装?
c、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装饰服装呢?看一看有些什么材料。
3、幼儿装饰自己的服装。
a、鼓励幼儿大胆的按自己的意愿设计服装。(你们可以…………)
b、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创作。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并根据情况适当的帮助。
c、完成作品后请小朋友把自己用的材料收拾好。
三、幼儿展示自己的服装
1、点评个别幼儿的服装。在帮助幼儿穿上服装时,个别交流一下。
2、服装表演秀。我们穿上自己打扮的小背心,一起来表演时装秀吧!音乐起,幼儿自由进行时装表演。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装饰服装。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背心袋、包装纸、皱纸、彩带、蜡光纸、糖纸、广告纸、旧图书、不干胶、剪刀、胶水,并根据需要为幼儿准备不同层次的材料。
表演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能掌握种植的'方法及基本步骤。
2、能按意愿选择各种材料搭建山坡和田野。
活动准备:
塑料小桶、沙勺、树枝等。
预设活动过程:
1、利用谈话引入游戏:农民伯伯怎样种果树、种茶叶?让幼儿懂得种植的基本步骤:松土、平整土地、挖坑、栽茶苗或果树苗,然后浇水、施肥等。
2、教师示范种植的方法:用沙铲把沙地平整成一畦一畦,再挖坑,栽植茶果苗,轻轻地平压,再给苗木浇水。
3、教师与幼儿一起确定山坡和田野的场地,幼儿分组在山坡上种植果树、茶树,在田野上种植菜苗。用竹签把山坡与田野分割开,将大片土地整成一排排梯田或一畦一畦的菜园地。
4、游戏后,幼儿互相参观、评价、欣赏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
表演教案篇3
活动背景:
小红帽是一个家喻户晓,比较经典的故事,流传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我班小朋友在家中也听过家长讲述过这个故事。在全班集体教学活动中当大家再次接触到这个故事以后,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故事中的人物和内容十分感兴趣,常常在语言区域活动的`时候进行讲述,还伴有自己想象的动作和表情。有的孩子向我提出了为他们提供材料,让他们可以制作表演的道具、服装进行表演等等,于是开展了表演游戏《小红帽》。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能够用故事中的语言创造性的表演。
2、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自主分配角色,学会合作表演。
3、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会完整地讲述故事。
2、狼的头饰、草地、大树、沙发床。
3、各种表演道具(丝巾、纸、塑料、纸盘、胶水)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与老师共同布置场景和制作道具
1.回忆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提问:故事中有谁?每个角色的服装怎样进行设计?
故事中有那些场景?怎样进行布置?
2.分组制作分为服饰组和场景组,共同制作。
3.幼儿合作摆放场景。
二、幼儿进行表演
1.讨论四个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并集体练习。
2.幼儿自主分配角色。
3.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穿好表演服装。
4.幼儿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要求幼儿能够用语言及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三、结束评价
鼓励幼儿自主进行评价,说说同伴语言及动作哪些具有创造性的表现?有什么不足之处?
四、活动延伸
1、你们还听了哪些故事?你最感兴趣的故事是什么?
2、集体讨论并确定下一次表演游戏的内容。请幼儿回去完整讲述故事以便下次表演游戏。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表演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喜欢故事表演,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现;
3、体验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图、头饰、木偶等
活动流程:
一、回忆故事,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上一次老师讲了一个有关房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房子?这个故事里有谁?
二、观看木偶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
1、观看木偶表演
2、提问:
小姑娘和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一开始,小动物想到小姑娘家的房子去玩,小姑娘同意了吗?后来为什么她又同意了?
小结:一个人玩很孤单,有好玩的东西要共同分享,大家一起才快乐。
3、角色表演
(1)学习角色对话
(2)幼儿分组表演
三、结束:
时间不早了,我们休息一下,下次再表演。
表演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动物园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二、探究新课
1、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红伞14个,黄伞6个。
2、哪种颜色多?多几个?红伞比黄伞多几个?你是用什么方法指导哪种颜色多?a。数一数b。画一画
3、为了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明白,我们一起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图中的信息。用○表示红伞,用△表示黄伞。一个一个对齐。
○○○○○○○○○○○○○○
△△△△△△
说明:要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只要把红伞和黄伞一样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就是要求14个比6个多几个,也就是从14个里面去掉6个。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怎么列式?14—6=8(个)
4、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从图上看一看,少的部分也就是刚才红伞比黄伞多出来的部分。因此,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和黄伞比红伞少几个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5、蓝伞比红伞少几个?画图,再列式。14—7=7,并说说各数表示的意义。追问:蓝伞比红伞少几个?也就是红伞比蓝伞多几个?
6、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把大数减小数。问法虽然不同,但表示的含义一样。
7、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1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
△△△△△△
16—6=8(个)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
△△△△△△△
14—7=7(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把十几减8、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5、4、3、2、当中去,在教学中创设动物跳伞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画图,将具体情境转化为图形比较,再进行抽象,多数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应多让学生讲,明白谁比谁多,反过来,即谁比谁少,仅是说法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对逆向思维仍不能很好的掌握,故在教学中形象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表演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要求幼儿学会自己表演游戏。
2、能用不同语气扮演各角色。
活动准备:头饰、场所布置。
活动重难点:加强幼儿表演技能,并大胆有创意。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说说角色的出场顺序。
师: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表演游戏是什么呀?(小熊请客)那它们谁最先出场呀?然后又是谁出来?
2、回忆第三课时表演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这次表演的重点,要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反映角色的'性格特征,还要根据作品主题思想和情节内容进行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3、请能力强幼儿示范表演,并让其他幼儿观看,提高幼儿欣赏水平。
4、提出游戏要求:游戏中能互相谦让。能形象生动扮演角色。爱护玩具,在游戏中能做到“三轻”。
5、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师帮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能完整地讲述出角色间对话。师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形象生动地进行表演。
6、游戏结束,收拾整理玩具。
7、师和幼儿一起讲评,表扬生动形象地进行表演的幼儿及有进步的幼儿。
8、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在游戏中比上次玩得更有经验,他们能大胆的通过协商进行分组表演,而且合作的也比较愉快,利用辅助材料创设游戏环境时有个别幼儿还具有一定创造性,如他会利用瓶罐当作礼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新年教案优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