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事迹材料大家一定要找准主题展开写作才行,事迹材料的保存和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抗疫个人事迹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疫个人事迹篇1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抗疫个人事迹篇2
于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员,绥化肇东市嘉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肇东市甜城义警协会会长。
于水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汉子,有着肇东人特有的硬汉性格,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越是艰险越向前。应对新冠肺炎上一线、义助病人做康复、抗洪抢险运物资,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难时刻显身手的义举,再到与新冠肺炎的战“疫”,总能看到他一往无前的风姿和他身后坚定的甜城义警和爱心志愿者们!疫情无情人有情。2020年春节,本是举国同庆的日子,可新冠肺炎来了,于水平作为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甜城义警协会会长快速做出反应,向肇东防控指挥部请战,带领志愿者们随时待命,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贡献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挥部指令的同时,他紧急召集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为肇东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筹集第一批防疫物资:口罩2000个,医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带领志愿者,分组将这些防疫物资送到了一线的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协会还在继续筹集物资,将陆续发放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他向团队发出了“带头加强防护、依法有序参与、加强正面宣传、助力排查治理,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更大力量”的倡议,作出了“疫情不灭,爱心不退”的庄严承诺。
近一段时间,于水平带领他的团队协助西园区东顺社区管辖的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西园区兴顺社区管辖的粮食小区、教育大厦等小区200多个单元进行整体消毒;协助肇东市公安局、派出所、社区悬挂宣传条幅、安放废弃口罩垃圾收集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大家安全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传播正能量;协助交警实施交通管制,每天带领30至40名志愿者参加协勤,分散到12个管制点,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车辆,一直到交通管制结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带领志愿者、义警冲锋到了第一线。病魔无情人有情。当一个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家庭为年仅6岁的脑肿瘤患者求助无门的时候,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2016年1月,肇东市尚家镇6岁男孩田璐嘉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又被发现脑部有肿瘤,手脚活动不协调需要康复治疗。钱从哪里来?医院怎么去?这个家庭一筹莫展。于水平和他的团队来了,“钱我们帮着筹一点,接送孩子去医院我们全包”,于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钱。三九严寒没有挡住志愿者的热情,58次往返接送理疗,小璐嘉神奇地肢体康复了,能够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妈妈激动地拉着于水平说:“真的太感谢三哥你了,要是没有你,孩子到现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于水平说:“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把小璐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只要孩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尽管来找我。”洪水无情人有情。宣化乡的干部群众永远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这个日子,这是一个极端天气,仅一天时间当地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87毫米,有人说:“那雨下的,俩人离着一米远,互相都看不见。”宣化乡是肇东市的最低点,周边的雨水都向这里汇集。党委政府一边组织抢险,一边组织群众转移,极需人力物力。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仅3天时间就募集到10余万元的抢险物资,80多位爱心志愿者冒雨把这些物资及时运送到了抗洪一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肇东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募捐100多万元资金,有力支持了党委政府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于水平和他的团队——爱心志愿者协会和甜城义警协会,他们用赤子之情和博爱之心不断点亮互助之火,传递志愿精神。
他们坚信:手拉手就能汇流成海,心连心就能筑起长城!
抗疫个人事迹篇3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西华镇新庄村党支部书记朱正玉率先投身到抗击肺炎疫情的大军,冲在一线、走在前列,以奋勇向前的战斗姿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严防死守,共同抗击肺炎疫情,构建了预防肺炎疫情流入的安全屏障,保障了全村父老乡亲的健康安全,成了全镇疫情防控一线名副其实的铁杆村支书。
深入“疫”线做好百姓“主心骨”
“我们入党时宣过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就是我们的承诺。”朱支书对这次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这样说道。
在朱支书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迅速行动,按照多沟通、少碰面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群、宣传页等,向全村百姓宣传疾病预防知识,督促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引领全村党员群众凝心聚力,建立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同时逐户排查来华返华人员以及村民健康状况,重点监控高风险地区返华人员,实行体温“日报告”制度。对于被告知隔离的高风险地区返华人员,朱支书说,“我们隔离的是疫情,但我们不隔离爱”,每隔几天,他都采购生活物资送到高风险地区返华人员家中,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他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用实践诠释初心使命,用行动铸就忠诚担当。
在群众眼里朱支书是一个敢担责任的实诚人,为人处世别具风格,想方设法一心为民。看到支书日夜劳累的身影,党员群众也纷纷跟着加入抗“疫”队伍,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缺乏的紧要关头,大家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口罩和消毒液,自愿捐给党支部。很多群众自行购买方便面、矿泉水等纷纷送到疫情防控检测点执勤人员手里,以小小爱心汇集起强大的抗“疫”力量,构筑起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大家表示“朱支书是我们的领路人,是我们的主心骨,有党支部引领,我们就有力量,且有信心和决心,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战!”
驻守“疫”线做好百姓“守门人”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党支部书记,他通过设置党员责任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方式,把村社干部分成三个先锋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形成了片有人管,路有人巡,站有人盯,责有人担的防控机制。
并在他的带领下,18名党员志愿者主动请缨,以“舍我其谁、绝不后退”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值班值守,个个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在党旗的指引下,积极带头当先锋、身先士卒做表率,关键时刻靠得住、豁得出、顶得上、战得胜,为全村乃至全镇树立了榜样。
“大家选了我,这说明大家都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了大家的重托,为了大家伙安全,再辛苦也值得。”朱支书这样说道。
凌晨一点,凛冽的寒风阵阵袭来,寂静的村里,人们已进入梦乡,朱支书打着手电筒穿着军大衣依然穿梭在乡村小道上,一缕灯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嘴里呼出的热气清晰可见,“晚上没出现什么情况吧?”朱支书来到村里一个值班点,详细了解值班情况。为了巡查各值班点值守工作,朱支书一晚上要跑五六趟,连日来的奔波让他身心疲惫,能早早睡个觉成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村口值守点的帐篷也变成了他“临时的家”。
冲锋“疫”线做好百姓“后勤兵”
“李叔,给您买的菜就放门口了啊,我刚从外面回来就不进屋了,您记得拿回屋里啊!要是还有需要您就给我打电话……”中午时分,朱支书把村民需要的瓜果蔬菜以及日常用品按照清单都买回来了,并按照清单挨家挨户把村民的物品放到大门口。
为了解决疫情期间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朱支书还主动担起了帮村民买菜和生活必需品的任务,他组织本村村民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每天让需要菜和日用品的人在群里报名单,他统一出去采买。联系蔬菜、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渠道、协调保障专用车辆及物资配送成为了朱支书这几天最操心的问题。在集中采买物资供应的头几天,总能看到他一路小跑匆忙的身影,十几天来朱支书以村部为家,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他说:“在疫情防控关键期,群众的生活一定要保障好,决不能让群众因吃不上新鲜蔬菜,缺了米面油影响正常生活。”
朱支书无疑是一名铁杆支书,他对工作的铁,铁在一名共产党员初心不悔的政治责任,铁在村党组织带头人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铁在团结带领群众抗击肺炎疫情绝不后退的担当作为。
在抗“疫”一线,还有很多这样的铁杆支书,还有很多率先垂范、恪尽职守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冲锋在先、不惧危险的无名战士。我们相信,在全镇群防群治、严防严控的不懈坚持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群众一个四海安澜、花开遍野的春天。
抗疫个人事迹篇4
突如其来的新一轮新冠疫情,威胁着菏泽百姓的生命健康。在这关键时刻,有无数的勇士挺身而出,为守护菏泽群众的健康呕心沥血。海岩同志是菏泽市立医院药学部的一名主管药师、中共党员、转业军人,他于第一时间就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医院领导的号召,勇于向“疫”而行,扛责在肩,不畏辛苦,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新时代的军人本色。
疫情面前,他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据了解,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以来,海岩同志总是第一位报名,请求投入到第一线服务工作中,至今在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已连续奋战3年时间。7月31日,海岩同志被抽调到菏泽市方舱医院进行支援。菏泽方舱医院紧急启动后,一切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工作内容和流程也是千头万绪。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海岩同志在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地梳理和执行工作。有时,他连续工作3天,每天都工作达13个小时以上。由于废寝忘食,他经常错过饭点,饿了就用泡面充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方舱医院建立和实施了全面地购药、验收、入库、出库、养护等流程,全力保障了方舱医院的药品供应和药品质量安全,极大地提升了方舱相关工作的效率。
疫情面前,他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者”。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为了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海岩同志真正做到了顾大家、舍小家。海岩同志的爱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夫妻二人都坚持在抗疫一线。两人协商错开排班,轮流照顾老人。由于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他对于近70岁的母亲和16岁的女儿不能给予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因此心有愧疚。但是他表示,由于防疫工作的特殊性,他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因为只有守护好大家,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的小家。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甘于奉献、扎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疫情在前,责任在肩。海岩同志作为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抗疫一线,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抗疫个人事迹篇5
庚子年新春,注定与以往不同,一场突如其来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上下进入一级响应防疫状态。有人已返程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逆行而来、怀着对家人的思念,留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护着这个属于自己的第二个家。
景秀物业秩序维护部主管-牢记使命身先士卒的李爱杰。
在秩序维护部主管岗位上他始终身先士卒,只要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都会带领大家冲在最前面。自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战役打响以来,李队带领秩序队员一直坚守疫情防护一线,以身作则,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岗对公司所有值班人员测量体温,监督各项疫情安全防护工作,带领安排各公共区域安全巡查,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日报,严格执行战时防疫机制,将防疫工作始终做到业主放心。
全员防控,所有员工必须戴口罩上岗,上下班测温登记。
在园区门口和单元门口设置粘贴紧急通知及政府下发的各项防控文件,宣传防疫知识。
实行封闭式管理,业主进出小区需出示出门证并测温登记,早7:30前晚9:00后禁止一切车辆、人员出入小区。
很多业主不理解我们物业公司严格的检查,甚至有人对他大吼,用恶劣的语言说我们物业公司多此一举。他忍着屈辱也不放弃自己的责任。李队说这是他作为一名物业管理人员要坚守的使命,坚持做好上级领导给他的责任,始终坚持一线把好第一关!
他经常鼓励下面值班战斗队员说起的一句话,我们没有隔离衣,没有防护服,只有一只普普通通的口罩;没有抗生素,没有呼吸机,只有一支测温枪和一瓶消毒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和血肉之躯筑起疫情防护墙。他每天防疫工作时的身影同事和领导都看在眼里,也赢得了大家们的肯定和赞扬,物业人也害怕,物业人也有家,但物业人不能退缩,这是行业赐予我们的使命,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