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范文网 >作文

中国艺术作文7篇

通过写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细节和捕捉细微变化的能力,在作文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从而提出更为独特的观点,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艺术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艺术作文7篇

中国艺术作文篇1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文化,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知识,文明,却都忘记了,文化也是经济建筑习俗,也是音乐美绘文字,当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科技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在一步步走向消亡。

琴棋书画,乃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它们不仅是古代的娱乐,也是一种修养的体现,一种素质的代表。古筝,二胡,古琴,琵琶,可谓中华民族乐器的始祖。清脆悦耳,淡雅清闲乃是中华乐器所奏之乐的特点,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闲的意境让人向往。可几千年后的今天,所谓的流行音乐比比皆是,聒噪刺耳被说成时尚,震耳欲聋被当成潮流;锅碗瓢盆都能敲出的声音换种形式让人觉得是高不可攀的境界……

中华乐器在消亡,中华文化在消逝!象棋,中国象棋是我国自行创立的一种游戏,可以说是古代人民少有的游戏之一。可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各种玩具满大街地卖,中国象棋却只有老年人还在传承……

中国棋艺在消亡,中国文化在消逝!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乃是中华民族从古到近代奇妙的字体。中华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本子上工工整整的字迹,字帖上优美的字体,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民族的涵养,可几千年后的今天,电脑成了人类的代笔,敲击几下键盘,字便出现在荧屏上。因此,人们所写的字再也不那么优美,那么鲜活。同时,由于同音字的缘故,书本上常常出现不少的错别字……

中华书法在消亡,中华文化在消逝!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画,一笔笔勾勒出中华的大好河山,一点点描绘出中华的美丽乡间。包含万色的墨绘出清新素雅的画,哪怕只是随意地点上几笔,也给人一种淡雅安然的感觉。可几千年后的今天,线描,油画走进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小孩都能画出的杂乱无章的画被称之为抽象……

中华美绘在消亡,中华文化在消逝!中华的艺术文化,是炎黄子孙生活的逸致;是中华儿女生活的娱乐、是中华艺术让古人在百忙之中能抽出一空享受,让古人知道怎么享受;是中华艺术让我们今天能有一丝清雅。现代社会的文化,已经局限了,已经在消逝了!

中华文化在消逝,请珍惜身边的每一样文化,或许明天,它们便不在了。

中国艺术作文篇2

文化,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知识,文明,却都忘记了,文化也是经济建筑习俗,也是音乐美绘文字,当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科技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在一步步走向消亡。

琴棋书画,乃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它们不仅是古代的娱乐,也是一种修养的体现,一种素质的代表。古筝,二胡,古琴,琵琶,可谓中华民族乐器的始祖。清脆悦耳,淡雅清闲乃是中华乐器所奏之乐的特点,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闲的意境让人向往。可几千年后的今天,所谓的流行音乐比比皆是,聒噪刺耳被说成时尚,震耳欲聋被当成潮流;锅碗瓢盆都能敲出的声音换种形式让人觉得是高不可攀的境界……

中华乐器在消亡,中华文化在消逝!象棋,中国象棋是我国自行创立的一种游戏,可以说是古代人民少有的游戏之一。可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各种玩具满大街地卖,中国象棋却只有老年人还在传承……

中国棋艺在消亡,中国文化在消逝!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乃是中华民族从古到近代奇妙的字体。中华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本子上工工整整的字迹,字帖上优美的字体,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民族的涵养,可几千年后的今天,电脑成了人类的代笔,敲击几下键盘,字便出现在荧屏上。因此,人们所写的字再也不那么优美,那么鲜活。同时,由于同音字的缘故,书本上常常出现不少的错别字……

中华书法在消亡,中华文化在消逝!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画,一笔笔勾勒出中华的大好河山,一点点描绘出中华的美丽乡间。包含万色的墨绘出清新素雅的画,哪怕只是随意地点上几笔,也给人一种淡雅安然的感觉。可几千年后的今天,线描,油画走进中国艺术家的生活,小孩都能画出的杂乱无章的画被称之为抽象……

中华美绘在消亡,中华文化在消逝!中华的艺术文化,是炎黄子孙生活的逸致;是中华儿女生活的娱乐、是中华艺术让古人在百忙之中能抽出一空享受,让古人知道怎么享受;是中华艺术让我们今天能有一丝清雅。现代社会的文化,已经局限了,已经在消逝了!

中华文化在消逝,请珍惜身边的每一样文化,或许明天,它们便不在了。

中国艺术作文篇3

马野先生是我在书画界的挚友,更是我推心置腹的兄长。记得当年在同学家中初见马野先生的作品,我眼前一亮,顿时被他笔下流动的神韵和风骨所吸引,同时也为他墨间那份虔诚和厚重所感动。

在我看来,书法之所以能发展为艺术,除了它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连续性外,最重要在于它是一代代书家对美始终不渝地追求的结晶。正是一个个杰出的书家经过艰苦探索和实践,才一次又一次将书法之美推向极致。马野先生正是这样一个书家,他在几十年的书法艺术生涯中,得力远古,采撷历代,走的正是一条老实而深厚的探索和实践之路。

马野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和许多农家子弟不同的是,更多的苦难经历似乎给了他某种神秘力量:与书法结缘,孜孜探求其精蕴并不断超越自我。他从楷书起步,在小楷创作这条艰难之路上跋涉数十年,殚精竭虑、穷尽一生苦苦追寻,而今终入书法大境。

马野书法,自然首推小楷。他倾情于小楷,十分注重艺术表现技巧和独特艺术语言的锤炼,其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融贯众长而自成一家。其所书小楷《道德经》等长卷,古朴淡雅,苍劲静穆,温润如玉,舒卷自然,清新大气,内蕴生机,可谓贯钟(繇)、王(羲之)之神韵。亦如著名书法家徐本一先生所点评的那样“胎息于晋之风雅,复感悟明人之疏朗,不激不厉,凝放从容。”

近年来,书法艺术堪称繁荣,同时书法作品也出现空前的乱象状态。各种书画院令人眼花缭乱;一些书家的名头之大,着实吓人。一些打着”创新“旗号,力图”张扬“个性的所谓”名家“、”大家“,其作品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浮躁心态。对书法艺术的”创新“和“个性”问题,马野先生用他行为和作品表明他的见解:既然是在从事传统的书画艺术,就不可能是彻底原创。在传统似乎开始褪色的年代,他对书法艺术传统的赤诚热爱、精心探求及获得性推进,反而体现了他的书法艺术的鲜明个性:在他的笔墨间,我们看到的是他对钟(繇)、王(羲之)的虔诚和对传统书艺浩然之风的高扬;我们看到的是“传统”与“创新”相依为命,难割难分;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经历了千百年历史凝炼却又注入现代美学的艺术形态。

马野先生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他心态尚属年轻。在他笔下,苍老的墨色仍然跳跃着青春的神韵。在我看来,中国书界多几个马野先生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在传统艺术高贵之气的呼唤中彰显个性,那将是我中华书法艺术复兴之吉兆。

中国艺术作文篇4

因为与汉字“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书法艺术成为中国艺术门类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古往今来,书法被实用性与艺术性长期“捆绑”,常常陷入尴尬境地,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书法是否是艺术”曾受到严重质疑。科技为锋的时代,把书法实用性的大门永久关闭,我们终于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称:书法“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语),它已彻底从实用性与艺术性兼有的状态,上升为一门独立的、纯粹的艺术!

认识书法、欣赏书法、理解书法,要坚守书法的本体,坚守审美的立场。不要再把是否横平竖直、是否方方正正、是否一目了然、是否规规矩矩,作为书 法的标准。它是艺术,不是写字!宗白华说:“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纯洁的‘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 等有规则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自心的情感。”读懂书法也同样。我们需要体会书法作品中点画的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结体的大小正侧、离合断续, 墨色的枯湿浓淡、润燥虚实,章法的起伏跌宕、空白疏密,更要体会在各种丰富的节奏变化与对比组合中产生的关系与情感。书法艺术是形式与情感的相互结合,形 式是被情感激活的形式,情感是被形式表现的情感。

表达对书法艺术的尊重与珍爱,就要在创作中创造书法的新形式、表现书法的新情感。这既可以看作是书法家个体的书法梦,又可以看作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出国”梦:让书法艺术走出国门,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

中国书法如何走出国门,值得我们深思。书法艺术走出国门,绝不是到国外举办书法展览、在海外现场书写几幅作品,更不是书法家走出国门交流参观, 就意味着书法艺术走出了国门。但凡有志于书法事业、对书法艺术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书法人,都会把弘扬书法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当做应有的立场和态度。也就 是说,书法艺术要想走出国门,就要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与国外优秀艺术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交响乐、芭蕾舞、歌剧、油画,这些都是西方艺术的经典。从表现形式而言,中国书法与它们存在极大差异,从东西方文化背景而言,更是存在巨大鸿沟,几乎没有交流与对话的可能。但既然同是艺术,就会遵循艺术的原则。“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苏 珊·朗格)。说到底,不同的艺术门类,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共同的艺术情感与审美情感。

艺术无国界。书法艺术走出国门,就要弘扬原创、坚守传统、追求创新、锐意进取,坚持从书法本体出发,按照自身的审美规律,呈现活泼的生机。书法艺术的内涵越丰富,点画、结体、章法、墨色的组合越生动,越能更好地表达书法艺术的美感,越能更好地抒发书法家内心的情感。书法的艺术性越鲜明,就越具有与国外优秀艺术切磋之可能。因此,我们说,唯有坚守书法的艺术表达,才能圆书法艺术的中国梦!

中国艺术作文篇5

我独衷热爱于皮影戏,不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而是由于它的朴素风气在我的心中震撼,它具有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艺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着实让人感叹。

中原人杰地灵,黄河世代从这里流过,在这里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也孕育了智慧勤劳的人民。千百年来,皮影艺术盛行于中国城乡,逐渐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成为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如果我们继续深入的对皮影艺术的社会文化含义,即以宗教信仰为线索来讨论其形成及演出的象征作用,以音乐唱腔、角色行当与戏目剧本来讨论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或以大众的民俗生活为基础来讨论其演出的社会意义,就会发现在中国的皮影艺术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

除了历史价值外,皮影更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首先,皮影戏中的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

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第二,皮影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汇当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它与其他乐种也起着互相取补、互相促进与提高的作用。

此外,由于皮影艺术在我国还处于抢救阶段,它现在的价位还是属于较低的水平,所以我们应尽力保护好祖国的文化,即使力量是多麽的单薄,只要心中还涌动着民族的热血,民族的璀璨艺术将永远在人们心中闪烁。

中国艺术作文篇6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中国艺术作文篇7

不论是在什么时空,一个国家都应有一种艺术能让民众尽情地舒展怀抱,中国你需要这个时代的艺术作文1400字。人们凭着它拓印下生活的场景、绘出时代的脚印。这样的艺术创造出的作品凝聚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历史的巨浪淘不去的真金。这些瑰宝并不是孤芳自赏,每一件杰作的问世都能激起人们的共鸣。

这种有较强普适性的艺术,具备了两大特点:创作简单、耗时短;作品能清楚地表情达意、欣赏时少有理解障碍,信息容量大。这种艺术既是普适的,全民都能创造、欣赏,又是艺术的,只有最顶尖的工匠才能打造出一流的作品。秦的艺术是气势磅礴的散文,楚汉的艺术是绚丽奇异的楚辞、汉赋;展现魏晋风度的是灵活而工整的骈文;回荡盛唐最强音的是豪迈且热烈的律诗、绝句;宋有词的细腻婉转;明清有小说、戏曲的万象包罗;现在的中国,你又用什么艺术来囊括这个时代?

“书画琴棋诗酒花”的写意被今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冲淡,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前进,让传媒事业促生的新兴艺术门类在当今世界称王称霸。毕竟信息的传递讲究真实、直观,再好的文字也比不上声音和图像营造的身临其境之感,传媒艺术凭着这无可比拟的优势隐然将成为这个时代的艺术了。遗憾的是,传统的艺术强国中国在当今艺坛上竟占不到一席之地——影评家讲评的电影典例产自美国好莱坞;同学们聊的动漫源于日本;妈妈们看得津津有味的电视剧是东南亚(除中国内地)的舶来品。这就奇了怪了,我们又不是没有电影、电视和动漫,可为什么世界不看中国的影视产品?

我想,这原因诸位也深有体会,优秀作文400字《中国你需要这个时代的艺术作文1400字》。

先对比对比日本和中国的动漫。人家动漫的题材虽然丰富多彩,但是都不离人与自然、社会相处这一大主题。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他们的生活,体现了动漫作者对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日本社会的思索。尤其是一些经典之作,内容直刺生命的意义,呼唤着真、善、美。动漫,是日本的民族产业,是属于他们的时代的艺术。再看中国动漫,主角是拟人化的兽类,很少涉及社会和生活,仅能博得小朋友的欢笑,却无法为中国搬回奥斯卡的奖杯。

再讲讲电视剧和电影。美国电影的英雄主义和科幻世界至少能激发民众的勇气和对未来的幻想,鼓动人们去创造更好的明天;东南亚的肥皂剧至少还有启发民众的生活片段和打动民众的真情,引导人们积极、乐观地把握当下。反观中国,拍得最多的就是古装戏、武侠剧和红色经典!宫廷里的勾心斗角、武侠小说的英雄豪杰、民国的花花世界、党艰苦创业的那段岁月,被演员们演来演去,导演们拍了一次嫌不尽兴,几年后又折腾一班人马重新开业!不是说这些不值得拍,也不是说我们不应铭记历史,我们是应从过往里汲取前进的力量,但我们更应学学人家,把握现在的生活,憧憬未来的世界。一味的重复陈旧的历史,怎么有创新?絮叨的讲只有自己才能懂的话题,又谈何国际市场!毕竟属于你我的时代只有一次,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不是更应用摄像机去捕捉生活的美,用画面来纪录、诠释我们看的、想的世界?

开辟有中国特色的时代艺术,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乃至每一位国民都应为之努力的目标。过去的东西再好,也不应挤占新事物的天地,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现有的传媒艺术,使其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复述历史,避免沦为用新器材建旧房子的笑柄;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发掘真正适用于中国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不应满足像孩童蹒跚学步似地跟在美、日后头走影视艺术的路,应昂首挺胸地辟出一条新路、成为未来另一种新艺术的领路人。

中国,你需要有真正属于你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国女排作文800字7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500字7篇

中秋中国梦作文7篇

我的中国作文600字7篇

中国印记作文7篇

中国的碗作文最新7篇

中国的碗作文7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参考7篇

文化中国作文800字7篇

中国强作文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935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