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精彩的作文能够成为经典,历久弥新,启迪后人,优秀的作文能够引领潮流,影响社会风气,成为时代的声音,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童年的味道》作文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童年的味道》作文篇1
老人家煮的饭剩了很多,我用锅铲把剩饭铲松摊平了,稍稍洒点水,插上电直接用电饭锅热了做晚饭。锅底下竟然结了锅巴,孩子没有见过锅巴,不想吃,老人家牙口不好,这些锅巴全被我一人享受了。
随着电饭锅的普及,有不沾锅涂料的电饭锅让锅巴几乎消失在记忆中。小时候农村还沿袭了古老的煮饭方式,一般人家都是中午煮一大锅,晚上和早上都吃剩饭,于是饭被分为两种,现煮的叫“新鲜饭”,剩饭叫“现饭”。家里人多,一次要煮十来斤米,在直径一米的大锅中放很多的水把米煮到米粒发胀和饭一样大,捞起来在竹编的罩箩里把米汤滤掉,再蒸熟。蒸饭时母亲总要在锅底放一些红薯、芋头,用一个圆拱形的篦子把红薯、芋头罩在里面,将滤掉米汤的半熟饭倒上去盖上锅盖加火蒸,底下的红薯、芋头和米饭一起煮熟了。母亲把米饭装在竹编罩箩里,红薯和芋头也都盛起来,我们盛饭时总要捎带上一个红薯或者几个芋头。这样煮饭锅边都要结很多的锅巴,有时母亲把锅巴铲到锅里,倒进去米汤煮锅巴粥,锅底煮过芋头和红薯等东西,也没有洗过,锅巴粥很容易串出其他味道,我是不太喜欢锅巴粥的。
传统的煮饭方式很不科学,米汤是精华却给滤掉了,通常时候米汤和在猪食里喂猪。在初秋蔬菜青黄不接的时节,有的人家实在没有菜,就往米汤里到点酱油充为一道汤菜。尽管家里有盐菜、萝卜干,但老是这几样味道又粗劣,实在难以下咽,我就用米汤泡饭,再就着盐菜、萝卜干就容易下饭了。读过去的书还能看到“浆洗”一词。“浆洗”就是衣被洗干净后在米汤中再搓洗一遍,直接晾晒干,浆洗过的衣被因为挂了浆会比较挺,有些硬,看起来像新的,母亲、外婆经常浆洗衣服。旧式的煮饭方式想不结锅巴比较难,一大锅饭会结很多的锅巴,锅巴不是很好吃,要牙口好,只有小孩子愿意嚼。小时候嚼锅巴,硬的嚼起来有脆,软的包盐菜或萝卜干吃还有些风味。临村有户人家孩子多,粮食不够,村里人有时会接济一些锅巴。后来我们弟兄三个到县城上中学,在学校附近租住,父亲给我们买了电饭锅,那时的电饭锅没有不沾涂层,每次煮饭都结锅巴,锅巴结得很牢,要把饭盛出来再插上电再闷,然后,我们几个轮流用铲子去铲,铲下一点吃一点,乐此不疲。
据说“锅巴”名出安徽,安徽境内沿江及皖南一带有些人家吃饭时是不准吃锅巴的,他们把锅巴积攒起来,晒干留待春荒之时当粮食。他们称锅巴叫“靠山”,看作抵挡饥荒灾害日子的“依靠之山”。经济发达了锅巴这种穷困年代都不上台面的东西受到欢迎,锅巴被做成了少男少女喜欢的零食,还可用它做出许多菜肴。北京有道菜叫“一声雷”,端上来的就是一盘锅巴,当着客人的面浇上带汤汁的作料,嗞嗞炸响,颇有些意趣,作料也很丰富,有的竟然用海参等好料,味道如何却不知道,也许是儿时对锅巴的偏见,对这道菜我竟然没有动过筷子。
锅巴粥有很浓的味道和口感,独特的东西容易引起回味,我大学毕业后去共青城山里的朋友家做客,他家的亲戚吵着要吃锅巴粥,说是很香,我感到很诧异,还有人喜欢吃锅巴粥?现在农村做饭也用的是电饭锅,没有人用大的柴火灶,再没有人把米汤滤掉,没有锅巴、没有米汤就做不出记忆中的锅巴粥了。
《童年的味道》作文篇2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绚烂的阳光下,我们在田野里奔跑着追赶蝴蝶,不惧跌倒。童年是凉爽的清风中,我们在老槐树下悄悄地抬着竹竿,粘着知了。童年是灼热的沙滩上,我们赤着脚丫,用肥肥的小手堆出一个个梦的城堡。童年是湛蓝的海水里,我们拍打着浪花嘻笑玩闹。
你若问我童年是什么味道,那我的回答一定是鲜鲜的牛奶味!
冬季的早晨,躺在奶奶家暖暖的炕上,耳边突然传来那熟悉而又让我向往的叫卖牛奶的声音。那声音有力而又有几分滑稽,它伴随着我在奶奶家度过的点点滴滴。也是让我最贪恋的事物。
我将那肉嘟嘟的小脸紧紧地贴在窗上,却依旧趴在被窝里不愿动弹。看着奶奶拿着瓶子慢慢走过铺满积雪的院子。我的心早已经飞到了买牛奶的地方,想象着那香香的牛奶装入瓶子中的场景。
天,不知不觉飘起了雪花,像飞落的柳絮一般铺洒在大地上,诉说着冬季的残酷。短促的推门声,奶奶回来了,我将脸贴的更紧了,死死地盯着手中的牛奶。似乎一眨眼就会消失一样。
雪下得更大了,风也吹地树梢呼呼的响。我的眼神不经意间落到了奶奶的手上,那双看似有力的双手似乎在微微颤抖。我的心揪住了,目光在奶奶身上四处打转,奶奶的头上附上了一层白雪,与她那花白的头发俨然一体,很滑稽,可我却笑不出来。在我印象中那矫健的步伐也早已荡然无存。不知道哪来的一股暖流?我从床上飞速地到了门前,给了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奶奶则一脸幸福却又十分严肃的说道:“快回床上去外面冷!”
过不久,厨房里就传来一股浓郁的奶香味,我被这味道牵引着,在炕上直打转。我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牛奶,每当它的香醇蔓延我全身时,我都会沉溺于这一切。不仅仅是牛奶的醇香,更有奶奶那浓浓的爱。每当我品尝一口,那暖暖的感觉可以抵御任何的严寒,那香香的味道可以让我有战胜一切的力量。那是的我并不懂这些。直到如今,我才明白。那是爱的力量。我所贪恋的,不仅仅是那份香到让人沉醉的牛奶,更是那一份令人感动的关爱。
如今的袋装牛奶,失去了我爱的那份香醇,丢掉了蕴含的那份关爱,变的轻飘飘的,我也不再贪恋。每当深夜,坐在书桌前的我开始怀念那个熟悉的叫卖声,那香醇的味道,以及奶奶的那一份浓浓的爱。每当这时,不禁眼眶会变得湿润,童年的味道,是那么的令人怀念,我的童年,是如此的香醇与浓厚。
《童年的味道》作文篇3
一提起“杂拌儿”这个名字,我最先想起的便是老家门口的小五子。
要数做杂拌儿的手艺,小五子当第一,就没人敢当第二。将栗子入锅开壳,各类的坚果,冰糖一炒,最后加入杂拌儿的灵魂——蜂蜜,一锅又香又甜的杂拌儿便成了。小五子整日拉着个小车,东街西街到处转,虽是来回地转,却偏偏就不卖,只从那口水直流的'人群中踱来踱去。
到了晌午一点多钟,小五子才开始正式营业。十点多就放了学的孩子们,已经是在太阳底下足足等了三个多钟头了。买杂拌儿的钱是他们早上偷偷拿来的,中午便不敢回家,只能在烈日下等。待他们终于看到小五子拉着小车慢悠悠的走来时,孩子们仿佛是看到了救星一般,一窝蜂的跑去,把那本就很小的小车挤个水泄不通。小五子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不慌不忙地将炒了一大锅的杂拌儿搬出来,静静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往自己的小木碗里装,心生欢喜,有时便会多送某个孩子一碗杂拌儿。孩子们都想成为那个幸运的孩子,便每天早早地就来了,争先恐后的,希望能得到小五子的“宠幸”。
但后来,孩子们也逐渐发现了规律,小五子只会将那碗幸运的杂拌儿送给队伍中最矮最小的那个孩子,高个子们小胖子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五子送出那份美味的、可口的、幸运的杂拌儿。
小五子营业晚,收车却很早。大约三点多,小五子和他的小车就从熙熙攘攘的街上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或什么时候走的,好似神仙一般。不,他就是个神仙,是我们心中的杂拌儿仙!
如今我长大了,回老家的机会少了,回去的时候,也曾见过几回小五子,他还是老样子,离奇古怪却又和蔼可亲。他做的杂拌儿的香气还一直回荡在大街小巷,以及每个孩子温馨甜蜜的记忆里。
《童年的味道》作文篇4
事隔多年,我又回到了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我又闻到了隔壁家的奶奶红烧肉的香味,我再次听到了街边婶婶爽朗的笑,儿时在一起玩耍的大姐姐现在拥有了家庭,童年我长大的地方没有变。故乡!我这算又来了吗?
早晨炊烟刚刚升起,我从老家出门走走,再次走遍我的童年。我来到青石板小路,这还是老样,偶尔几块不平整的青石板会突起,走上去还会发出“吱吱”的响声,会有卖早点的小贩推着三轮车走过小路,踩上那青石板,东倒西歪。我还记得我那时因为爱睡懒觉总会掐着点起床,然后手里捏着一个馒头或是一把花生,急急匆匆踩过这青石板跑去学校,青石板咚咚作响,总会吵醒还在熟睡的大人。青石板小路,岁月的老歌。
走出了小巷,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我撑着伞走进故乡。我看到淡绿的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水却没有从前清澈了,水底的水草鱼儿也只剩下模糊的影子。湖的对岸有一排老槐树,任时光如何磨炼,岁月蹉跎,它们依旧挺拔威武,守着这个不易的宁静。
童年时,我曾坐在秋千上,悠悠荡荡,望着天空,想着属于自己的心事。它们都是我的诉谈者,现在想想也是满满的甜蜜。承载我童年时光的秋千呀!原来你一直都在,本以为那粗大的麻绳会腐烂,可没想到却比以前更坚固了,都是回忆呀!我看到一群孩子冒着小雨欢快的,无忧无虑地奔跑,我仿佛看到儿时的自己也是这样欢乐,于是我收起了雨伞……
雨停了,不知不觉来到我最熟悉的街道,没有变,石板上的青苔,街道上的'鹅卵石,是我最美的回忆。我那时爱扎着羊角辫,提着小花裙,光着脚丫踩着鹅卵石在街道上穿梭,有时磨破脚底,会痛呀,但心里却是暖的,而那种痛,我永远记得是快乐的。来来回回不知在这街道跑了多少年。我爱和小伙伴依偎在石阶上看着同一片天空,交换自己珍藏好久的小秘密,然后便会哈哈大笑,那样的时光永远不够。如果我们都还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到了中午,沿着我熟悉的小路,走回家。我喜欢这些零零碎碎的回忆,陪伴了我多少年,我是个念旧的人,就像是一盘可口的菜,多年后我会怀念那种味道,并且四处去寻找,可能这就是魔力,我想我是想那个时候了。
雨后的天空出现了太阳,阳光好大,我被回忆的时光所释放,就像一位作家所说:你还在眺望,只不过眺望的不是任何人,而是自己。长大,收走了你的雨,也收走了你肆意悲伤的权利,你开始明白,那是青春的雨季,陌生的好像上辈子的事。“
我想这就是童年中掺杂青春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作文篇5
童年的味道如同甜蜂蜜般甜甜蜜蜜;童年的味道如同糖果般甜甜蜜蜜;童年的味道如同糖葫芦般甜甜蜜蜜;童年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是甜的,让我也给你“尝”一回吧!
那时,正是金秋送爽时节,田野里的稻谷早已收割,地里的番薯也正是成熟季节,又大又红的番薯香脆可口,生吃便剥皮即可,脆脆的果肉,吃下去沁醉人心;熟吃或烤或蒸,蒸出的番薯皮剥后即可食用,嘿嘿~但烤的可不去,娇嫩的番薯皮在烈火的熏陶下变得炭黑,熟了后敲开“黑壳”,一股香甜的气味直入人心,啧啧那味道,别提有多好了,我给你们尝尝童年烤、吃番薯的甜吧!
金秋时节,我和兄弟姐妹们来到了田野旁边,找了一个土坑,我和弟弟一起用尽全力把事先准备好的铁丝插入土坑两壁,组成一个个“井”字形,插完铁丝后,我们互望了几眼,每个人眼睛里一丝狡诈一闪而过,各自从小肚皮“里”掏出了一些东西:大小不一的番薯、打火柴、打火机、稻草、木块等物品。嘿嘿你应该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了吧?我们先把木块放在土坑底处,加些稻草,挑几个个大易熟的放在铁丝“网”上,再抓一把稻草,点燃后放入土坑坑底,大火烧起来,我们一边柴火一边翻动番薯,全然不顾那浓烟已吸入气管中,手上的黑乎乎的东西也在擦汗间抹到了脸上,个个成了大花脸,烤了接近半小时,终于烤好了,黑炭似的番薯被我们小心翼翼地敲开,黄色的肉刚露出便被我们抢食而光,那滋味,别提有多好吃了。
怎么样?够甜了吧?
《童年的味道》作文篇6
童年的回忆可能是我在捉鱼的趣事,也可能是挖笋时的那一份乐趣,但回忆的最多的是我与棉花糖的傻事,那一份回忆是我最难忘的。清理脑中的回忆,回到了我七八岁那年的春天。
童年的我酷爱吃糖:陈皮糖、八宝糖、棉花糖……各种各样的糖我都爱吃,但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棉花糖。我只吃过一次棉花糖,那味道美美的,吃起来软软的,我整个人像踩在云朵上,但也是棉花糖使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有一次,因为妈妈不在家,我又很想吃棉花糖,就决定动手做一做,我心里默默地想,手上慢慢地做。“棉花糖,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肯定是用棉花做的。”我自言自语道。话音刚落,我急匆匆地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从棉花胎上取了一些棉花,然后我又想,上次我吃的棉花糖好像是红色的。马上跑到放水彩笔的地方,拿了一支红色的笔,在棉花糖上细细的涂上了红色。涂完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棒不能拿棉花糖。我记得爸妈都把小棒放在架子上,我拿着还有一点可拿的棉花来到了厨房间里。
年幼的我还长得太矮,根本拿不到。于是,我灵机一动,搬来了一张凳子。我刚要踩上去,可踩了一个空,让我摔得四脚朝天,眼冒金星。我不放弃,马上爬上去,这次我成功了,拿到了小棒。我插上小棒,说:“就剩下最后一步了。”我去拿了一勺糖,撒在上面。我大喊:“大功告成,我的棉花糖完工了!”爸爸一听,大吃一惊,说:“一个小孩怎么会做棉花糖呢?”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向我走来,看到我手里的棉花糖,哈哈大笑。笑够了才慢慢讲给我听:“傻孩子,这不是棉花糖,棉花糖是用机器制作的。”可当时的我根本不理会爸爸,并不细听,只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我也长大了,童年做棉花糖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但童年的回忆却永远的在我脑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