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我们能够汲取更丰富的心得体会,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1
看完《跑出一片天》这部影片,给我感触很深。
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李小天从小就离开了母爱。只有在父亲的抚养下慢慢长大。可是因为家境不好。他又学习不太好,所以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但是李小天却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跑步潜能,可是父亲却反对儿子跑步,李小飞的父亲只是一心希望儿子可以考上大学而已。却没有感受到儿子的想法。他并不是不希望小天跑步,也许是生活的残酷使小天父亲觉得运动员很苦。可他儿子却酷爱跑步,所以虽然在父亲的反对下,可自己还是执着的练习跑步,并且还有一位大哥哥的鼓励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小学跑步中轻易地夺得了冠军,使他父亲也为此改变了主意,去支持大眼仔教练帮助小天练习跑步。从李小天边读英语边运动的镜头场面,看出李小天虽然学习差但是却加强学习。说明小天是一个非常喜欢跑步的人。不想耽误学习又不减少练习。虽然小天思念自己的妈妈,可后来一位阿姨给予小天家的温暖。让他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就像人生,输在起跑线,赢在终点。”观影中的金典句子。跑道就像是人生一样,虽然输在开始,但人生的途中,自己奋力的努力,无论输在多远也有可能成功。就像观影的主题一样,为自己跑出一片天,为自己闯出一片天。为自己创出一次奇迹。没有不可能,只有你敢不敢去做而已。不应该放弃一点的希望。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很远大,就算出身贫贱,也会成功。就像小天一样,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我就是要跑,我什么都输给别人,我唯一能为自己争取的,就是跑过别人。”看出小天知道自己什么都比不过别人,可自己是有特长的,自己要去争取唯一的希望。要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从小天这里吸取到很多感触,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再苦再累的训练也咬牙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我们也要学会争取。为自己定好目标,为这个目标努力地完成,做到完美。像小天一样用双腿跑出一片自己的天。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2
“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city of stars,there's so muchthat i can't see……”
每个人都有喜欢的音乐,而我喜欢的,是“ost”。因为在听音乐时,我总会通过这动听的乐曲,联想到电影中的种种情节。《city ofstars》是电影《爱乐之城》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总会像一片无底的空洞,任凭这首歌在我的心中飘。
最近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2017年2月27日举行,那个时候,我正在为小学毕业考试备战,利用业余看手机之时,对《爱乐之城》这部电影也有所耳闻,只知道在颁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乌龙事件”,但对于这部影片的内容和主角,我一概不知。
现在,已经离这部影片播出有一年的时间了。今年寒假,我在手机上想看一部英文电影的时候,又想到了它。看后,我泪流满面。
?爱乐之城》讲述的是一位有理想抱负的女演员和一位极度热爱爵士乐的钢琴手,从相熟相知,再到相爱相恨,最后终究没有走到一起,给人留以遗憾的故事。
故事中的女主角米娅,是一名咖啡店的女服务员,她因为自己的姑姑热爱表演,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去试镜,却一直碰壁。男主角塞巴斯汀,是一位痴迷于爵士乐的钢琴手,在酒吧里做乐手,常常因为自己情不自禁地弹自己的曲目而被解雇。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为理想而奋斗。
他们在一个城市几次相遇,堵车的路上,酒吧里,参加party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两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唱唱跳跳中坠入了爱河,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毕生梦想。但是在逐渐完成梦想的同时,两个人的感情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最终没能执子携手,与子偕老。
他们身上的故事,未必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但是故事里的失败和成长,是每个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在塞巴斯汀为了生计要放弃梦想时,是米娅唤醒了她;可是当米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时,却失去了塞巴斯汀。他们一起成长,一起为梦追寻。这让我想到了“北漂”。“北漂”是特指来自外的人们,但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因为他们在来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乎不定的感觉,故此得名。北漂一族,也不是一群为梦想,为事业而战的人吗?有句老话叫做“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各行各业的“状元”,他们能奋斗到这个位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数年后,已是事业和家庭“双赢”的米娅,和自己的爱人手拉着手,来到小塞的酒吧。小塞也看到了她,他走到钢琴前,又弹起了那一首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歌。所有人都以掌声来迎合这首歌,只有米娅,哭了起来。那一刻,也正是我被感动的一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舍才有得,两人因梦想而识,又因梦想而散。这一对阴差阳错的鸳鸯,实在是想让人惋惜、流泪。
这部电影不仅内容感人,在视觉效果上、摄影上包括伴奏插曲,都是那样的唯美。各种炫技长镜头、变幻布光、复古风美术设计,为这部影片增光添彩,并且这部影片的主演,也都是“老戏骨”了。我算了算,这部影片大概获得了三十多次奖,收到了各界的好评,是一部“良心之作”,无论是谁看了,都会令这部影片走进心底。
?爱乐之城》,虽然没有完美的大结局,却依然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对生活的向往。电影中的每一处,都是那么浪漫,令人舒适的。如果可以,我也想到电影中,和他们一起为梦想奋斗!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3
?片警宝音》是一部平淡无奇的影片,平淡得连一个像样的高潮部分都没有出现。然而,这部影片却总让人有一种想流泪的压抑。
这种压抑,或许来自于对戈壁和广漠沙丘的一种敬畏,或许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坚守的苦叹,又或许来自于艰苦的环境中那份执着与追求的感慨。
影片根据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副所长宝音德力格尔先进事迹创作。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牧民的儿子,他又是一个如果脱下那身藏青蓝制服后走进人群中几乎无法找出的毫不起眼的蒙古汉子,一个生活和工作在最基层却又让无数内地基层民警无法想象艰难困苦的片儿警。
作为从警20多年来,默默守护着居住在辖区1672平方公里内的900多户居民。一部摩托车,一片沙土扬。只身沙中行,只为那份不变的初心。影片以这种平铺直叙的最直白的手法,叙述了一个基层民警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工作,影片中他的生活与工作也早已交融在一起,而他穿梭于草原、戈壁的那一身藏青蓝,也正是对公安事业忠诚担当百万基层民警最真实的体现。
和大多数内地同行不一样,牧民们的牛羊马骆驼,是他生活的主轴,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外来人口登记、牧民纠纷调解成为他工作的重心,当然还有劝访、案件线索收集、大要案件的查办以及抓捕嫌犯,他的生活看起来机械而又艰辛,他的工作看上去细微又琐碎,然而,就在这无数的平淡无奇的背后,他却肩负着维护边疆稳定的重任。形单影只的他,内心刻就的是忠诚履行的警察誓言,他刚毅坚韧的外表下,写满了追求人民警察价值的崇高品质。
广袤的草原、戈壁、沙漠,人烟稀少,但他的辖区内每一个牧民都拿他当成最可信任的人,甚至连牧民家的狗都对他热情有加。在他的工作中没有太多的上级指令,考核细则,会议通知,甚至因为接待经费太紧张,他看到采访的镜头都极力回避。正是因为土生土长,他对16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地貌、人文了如指掌,一起看似复杂的纠纷,他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让双方满意而归。也正是因为他的人格的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凶杀案件几乎凭他一己之力得以成功破获。
他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影片中描述了他希望能有经费拨下来,为牧民们再多打一口井,令人唏嘘不已。他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当他接受表彰的时候那句质朴的发言:像我这样的警察,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比我辛苦比我困难也很多,我希望大家多关心帮助那些默默无闻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们!他的发言其实也是这部影片的主题,他自己就是全国公安系统无数默默无闻战斗在一线的基层民警的代表和缩影。
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影片宣传推荐的电影,这部《片警宝音》历经四年的拍摄,顺利通过了国家电影局和公安部的审核,于2018年8月1日获得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这部成功塑造了不畏艰辛、坚守职责、“平凡得让人落泪”的戈壁警察形象的警察题材的电影,将在12月19日全国上映。期待更多的感动,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精彩回味。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4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题记
电影《重来》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医生的妻子因车祸而流产,但这个孩子却不是医生的。她活了过来,却忘记了三年来的所有事情。她忘记了她抛弃旧男友与医生结婚,她忘记了她曾厌倦婚姻又邂逅了新情人。她在醒来时只记得一件事:她爱医生,她要嫁给他。
开始医生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他又重新得到了妻子的爱,而他快要失去的感情也因意外重新回来,而感到倍加珍惜。可是,问题是如果重来一次就会不同吗?她看上与三年前相同的结婚戒指;她挑了与此前拍结婚照时一样的礼服;旅行时她挑了一串相同的手链送给心爱的男人——这回是送给医生,之前那串戴在与她一同出车祸的男人的手上。
照这样下去,她还会报班去上拉丁舞课,还会遇上那个热情如火的老师,还会爱上他,还会怀上他的孩子……但幸好故事打住了这种宿命的轮回,她了解真相后,拒绝了拉丁情人,约丈夫在山顶见面。影片就这样结束在两辆车相继前往的夜色里。究竟相守还是离别?这无法知道。
说这是宿命也好,轮回也行,但终究就是这一条路。就像是命中注定似的,重来时改变的无数细节就像这路上生出的无数岔路,无论怎样走,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终点始终只有一个。即使时光已逝,但活在三年前的她仍将把桩桩旧事一一再现。生活的剧本无论怎样改变,结局早已定好。
如果重来一次,这只是一种假设,只是一种理想中的事情,也只能够出现在小说与电影中了。
如果真有这种重来,我倒觉得没这个必要了。就像一个杀人犯,让他重来就能保证不让悲剧重演吗?让一个买不中彩票的人重来一次,他就一定能买中吗?如果彩票号码也同时改变怎么办?
所以,无论能否重来,都要好好把握现在。重来,真的没有必要。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5
今天看的电影,是我最喜欢的导演冯小刚导的。我对冯小刚这人导的片子一直认为是冷幽默,喜剧性很强!也是我喜欢的一点。
集结号是冯导演第一次执导的战争题材的片子,不知道他抛掉了原有的风格,是不是还能那么优秀的完成全国人民期待的大作呢?怀着这样的一种心情来到了电影院。
故事一开始就是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面对国民党的一次阻击战,指挥员就是连长谷子地,本片的主角张涵予饰。这名优秀的演员是在早些年我是从《贻笑大方》开始认识他的。他原来是给大片配音的一名配音师。但他的的演技很是独特。我很喜欢他的风格。
在一开始的这场战争中战争场面,效果以及各种特效,都是我所看过他的片子中没有见过的。在老外的大片中的场面这样的战争视角也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是很独特。在九连接到团长命令后,全连战士义无反顾,冲向了最前线。这次的阻击任务是以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军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是鸡蛋与石头相撞。团长的命令是,在没有听到集结号吹响的的情况下,就算剩下最后一人也要坚持的打完。在这样的情况下,九连仅剩途的48名人员,以最大的努力去阻击敌人。其实阻击敌人是为了整个大部队的安全撤退。也就是说一开始团长就给全连的人员一条死路。但是就在仅人的48名人
员而且还在不断的牺牲中,他们打到了最后剩下最后一人,也就是连长谷子地。共击迎接敌军的正面进攻4次。其中3次击退敌军,共击毁敌军坦克3辆。全连牺牲人数47人。要知道他们的武器只是一挺重机枪,一门火炮,其它都是步枪和手榴弹!在这样的悬殊这样的火力情况下,但他们成功的完成了阻击任务。为大部队的撤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随后就是这个部队的撤编,等谷子地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原有的部队。后面的生活他就一直生活在寻找自己的部队,等找到后,才发现原来他们的47名付出生命的兄弟战友,都被国家认为是失踪,失踪包括战死、被俘、退跑。这与烈士的荣誉比起来,自己心里不能平衡了。然后谷子地就在原来阻击战的故地寻找自己的战友遗体。最终还是在国家开发的时候,发现了47具白骨,证实了当时的战争!国家给予了他们应有的荣誉。
自己看完为后剧情所感动,这才是中国人,这才是中国男人,才是中国的军人!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一切!为了战士可以付出一切!里面的其它剧情也是非常的感人的。比如说:为了不让自己兄弟的尸体落在敌人手里,又牺牲一人专门掩埋了所有的人员。为了战友踩地雷后能保住一条腿,顺利完成任务,自己去冒生命危险为战友脱险!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6
印象里以为是4,5年前看过 原来2017情人节才上映的啊 这两年的时间 过的可真慢啊
刚刚上映的时候去院看的 那个时候看完除了片尾 在想象中 男女主过完了一生 让人唏嘘有些感慨之外 剩下的全部都是觉得女主太过直女癌 过了2年的时间重新回去看 发现很多心境都不一样了
年轻的时候 真的觉得两个人 有爱情就足够了 所有的那些外在阻碍的因素都不过是因为不够爱才成为绊脚石 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 才越来越明白 比起相爱两个人有共同向往的未来一样的目标才是能一直走下去的关键 里的男女主在后来的时间里 步调开始出现了分歧 他们的前方不再是同一个目的地所以很明显的分开才是最好的结局 “我想我会一直爱你。”只是我们不能在一起了 那么希望在没有我的未来里 你能活成你理想中的样子
后来发现 很多事情结果不再那么重要 有过曾经 看过我们相爱的样子就够了
看看到流泪。这不仅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它最大的主题是梦。它的受众并不是发情期的少女,而是做梦的人。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突然开启自嗨模式,尴尬了周围的众人;有着歌星的梦想,一开口却沦为了别人的笑柄;自认颇具才华,却被现实不断痛击…如果你有,你就能感受到男主角沉浸于自己的音乐之中,高潮时兴奋的站起,却无人能与之共鸣的尴尬局促;如果你有,你就能感受到女主角话剧表演前那句“万一没有人会来怎么办”里的焦虑不安;如果你有,你就能感受到女主角表演话剧失败后坐在后台听到一声声挖苦时内心的撕裂痛苦…这部在表现的就是我们这样的人,我们在内心构建起一个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它基于现实却与现实隔绝,我们躲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却还在渴望着外界能与我们共鸣,一次又一次的向外发射信号却没有收到回声,有时甚至会收到别人的嘲笑,于是我们害怕了妥协了,我们相信没有人能与我们共鸣,于是就将那个世界锁起来抛在脑后,将自己打磨成所有人都喜欢的样子。我们赢得了别人的喜爱,却将自己永远锁了起来。
影片非常巧妙的分了春夏秋冬四个章节,开始时,只是感受到淡淡的共鸣,不痛不痒,正是春雨的浸润感。中间的恋爱则是“夏”的狂热甜腻。到了mia话剧表演的“秋”部分,全篇最大的高潮来临,男主角向现实妥协,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女主角却刚好处于成败在此一举的追求梦想的末期。此时梦想就在不远处,似乎触手可及,却又不那么真实,因此mia内心躁动难耐,她对梦想的追求感也就最强烈。一边似乎将一切看淡,一边却正处于最狂热的高潮期,两者间的冲突便由此开来,将戏剧的张力在一声声激烈的对白中全部呼在观众的脸上,却也将的主题“梦想与现实”之间微妙的冲突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一方是代表梦想的女主,一方是代表现实的男主,看似是平时的无理取闹的争吵,实则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深得推敲,最终,在一段沉默过后,mia的一句“你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如一道雷击中了我,是啊,你不断的发信号却受到了别人的嘲笑,但那又如何,你的信号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发给这些人听的啊,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看法就将那个真实的自己封锁起来,去伪装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呢?“你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7
《集结号》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谷子地的退伍老兵的故事。在一次战役中,就为一次到底有没有吹响过的集结号,老兵失去了全连所有的战友,十多年来他魂牵梦萦不得安宁,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于是身为连长的谷子地决定继续坚守下去,结果47个战士最终全部阵亡,但是一名战士在牺牲前告诉他,他听到集结号了,从此谷子地开始了寻找真相的过程……进入和平年代后,这47名战士被定为“失踪”,谷子地觉得不公平,决心挖出全连49个弟兄的遗骸,为幕后当年阵亡的弟兄们找回“烈士”称号……
整个故事再现了当年的战争场面,很悲壮,很真实。让人深刻感觉到了战争的残酷。为了执行上级的命令,每一个战士都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每个战士都死的壮烈,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为了坚守阵地,每一个人在死亡面前都没有了恐惧,他们想着的是要完成任务、想着的是为死去的兄弟报仇、想着的是多杀死一个敌人……但是没有人想要撤退,即使最后排长临死之前说他听到了集结号,让连长带着大家撤退,连长说他没有听到集结号,他选择留下来,听到集结号的可以离开。谁都知道,如果留下来,谁都难逃一死,但大家还是都选择了留下。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这才是真正的军人气节。现在没有战争,我们不需要这么真实的面对死亡,可是我们却常常感到恐惧,害怕自己会从原有的位置上掉下来,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害怕自己得不到想要的,害怕自己失去所拥有的……可是却很少有人会横下心来,为了自己的目标做艰苦卓绝的斗争,永不放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太自由,没有命令这座大山压在我们的背上就不知道努力前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太舒坦,不真正面对死亡,就不会激发我们最后的斗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太自私,没有人会真的愿意牺牲自己而保全别人……
?集结号》的故事是一个坚守战争使命,为了一份应有的荣誉和名誉而苦苦追寻的故事。在那豪壮的战争场景中,更透露出一种感动和一份真情。集结号的命令让人回味无穷,勇往直前一无反顾和大无畏的精神又一次令人震撼。向所有默默无闻的英雄和烈士们致敬,是《集结号》最质朴最动人的声音。
社会发展了,环境变好了,我们不能拿当初的条件来要求现在的人,但《集结号》故事的精神是可以永远传承的,因为无论社会怎样发展,都离不开坚持到底的.精神,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听到集结号之前,都会永不退缩!
关于微电影的心得体会篇8
近日,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大片《集结号》,从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人性的光辉深深感染了我。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在一次作战中,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的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并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当连长谷子地所带领的47个战士伤亡惨重时,排长焦大鹏在牺牲前告诉谷子地:我听到集结号了。焦大鹏可是全连最勇敢的战士。谷子地震住了。但是他却没有听到号声,于是他决定继续坚守下去,结果47个战士最终全部阵亡。从此谷子地踏上了寻找真相的路程,当他找到吹集结号的号手时终于得知:集结号的确没有吹响,团长明知是要让这一个连的战士去送死,最终他选择了与自己交情最好的谷子地。谷子地这才明白,焦大鹏临死前的这句话其实是想给整个连队留下几个'活种'。进入和平年代后,这47名战士被定为'失踪'。谷子地的后半生就在寻找47具遗骸、为追溯他的生死战友,我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
战争题材的大片,中国拍过不少。而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我党我军的英明决策,运筹帷幄,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是国家至上英雄无泪。那里,我们很难看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看到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和迷茫,看到小人物的孤独和无助。《集结号》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兵--一个战斗英雄伤痕累累的内心疮疤,看到了在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下个人生命也不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了,47个弟兄,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 在我看来,谷子地寻找战友遗骸的下半生比他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更为动人,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的铁骨铮铮!他的执着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这部电影,充满着大时代下,渺小的个人无法自主的孤独和绝望。甚至,它不仅有基本的战争对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或是包含现代中国乃至东方大时代下宿命的无处可逃。
谷子地走上了证明自己非俘虏和为兄弟讨'烈士'说法的路。没有了兄弟对他的服从、理解和尊重,这是一条绝望的弱者之路。被华野抓获时,他说自己能打炮,却被国军俘虏嘲笑挖苦;战地医院里,他被华野政工军官从头到尾怀疑,认定是俘虏要遣送回家;解放后回到汶河县,接受调查时,被县干部骂为'神经病',最后铁了心要把兄弟们挖出来,被工人骂为'疯子'。从国军到共军,从共产党干部到共产党工人,谷子地之于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威信和尊严,没有人搭理他。各个阶级、各个集团围成的铁壁,似乎同样充满着隐喻,将谷子地的'孤独和绝望,推的更深。
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社会现实,在那个战火硝烟年代以及所谓的和平年代时的人性的弱点和主人公那种作为军人内心固有的职责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没听到集结号仍然坚持战斗直到全部战死,再到解放后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不顾别人耻笑寻找战友残骸,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当代军人应有的责任,这不仅是对国家的责任,也是对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不错,只有牺牲小我才会成全大我,但是只有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都得到了保障,每个人都获得了公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和谐。
谷子地,一个农民出身的军人,在不为人理解中默默地坚守着他的责任,作为当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向他学习,向他致敬,时时刻刻坚守自己的职责,为了祖国,更为了广大的中国人民,奋斗终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