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笔写心得体会之前,必须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体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会写的一种书面材料,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1
纪录片《辉煌中国》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热络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现场,呈现出“大美中国、大爱中国、龙腾虎跃、蒸蒸日上”的鲜活场景,形象展示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形象展示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形象展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充分表明,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从道路来说,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其中的优势之一就是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片中许多工程、项目都是国家从战略高度、调集多方力量干成的。像片中讲到的天眼,那是三代人用22年干成的。
从理论看,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我认为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始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是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的,所以我们没有去照搬照抄任何所谓经典、没有盲目地去学别人所谓的成功模式。这些年来,有国家被忽悠走西方所谓成功模式,其结果大家也有目共睹。
从制度看,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才能按照它的本质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去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真正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2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23日晚播出第五集《共享小康》。本集讲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体人民。
源于《诗经》的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
今天,百姓对小康生活已经有了新的期待。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片中显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过12000亿斤,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育好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在全球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了全民教育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中国织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举世瞩目的成就。片中提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提高到76岁,超出世界平均水平5岁,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中国做到了养老金连续12年上调。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五年来,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4.3%,中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879万套,13多亿中国人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8平方米。
此外,“中国天网”大工程成为守护百姓的眼睛。根据2016年全球犯罪与安全指数显示,中国是治安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
片中总结道,中国正在让13多亿人民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只有是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政党----伟达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这样执政观-----一切为老百姓,一切为民族,一切为国家的执政宗旨,才会有今日的大好局面,今后仍将是。
蓝图变为现实、把任务落到实处,要通过加快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环境持续改善、增进民生福祉、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小康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以更强的决心加快经济发展。坚持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市场活力迸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让群众感受到“重庆力量”;要着力培育发展中小微企业,吸引和鼓励更多群众投入到重庆大发展潮流中,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要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以更高的标准提升环境改善。加快美丽山水城市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坚决保护好长江和嘉陵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积极推广使用清洁高效能源,让群众享受到绿色高效能源;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开展环保“五大行动”,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深化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治理噪声扰民问题,全面提升环境质量,让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强。
以更实的举措落实民生福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认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努力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要坚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让更多群众能就业、就好业;要更加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让更多的群众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养得起房,让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以更严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决胜全面小康,关键在班子、核心在干部。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肃责任不含糊,严守信念不动摇,严抓纪律不放松,严管队伍不懈怠,严惩腐败不手软,严格制度不留情,以严管严治促进标本兼治,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要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赢得群众的好评,更好地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让群众信任感明显增强。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热播。第五集《共享小康》已在23日晚播出,让人又不得不心生感慨!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五年,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正在让13多亿人民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将百姓的一个个期待,逐个变为现实。
回顾一下我们干出的成就。中国30年的发展,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实力大幅提高,2 0 0 6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1 9 7 8 年增长了近 1 3 倍,跃居世界
第四位;进出口升至世界
第三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
第一位: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
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 3 4 倍和 2 7 倍;人均国民收入从2002年的110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10美元,4年翻了近一番。老百姓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长治也不例外,近些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长治市市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了实施“三三”战略,建设“三个”长治的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8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60.4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1年的17.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1.2亿元,年均增长4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4.1%和9.9%。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我们明显感觉到“钱包”更鼓了。
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
这一件件、一桩桩让人感慨万千的成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据,又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当13亿中国人共享小康成果之时。十七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后的五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要干的最大的事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要有干好这个大事业,干成这个大事业的决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3
创新让我们有了方向。凡益之道,与事偕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只有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发展,才能找准方向,走在前列,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而创新就需要我们用好战略思维的望远镜,洞悉潮流、研判趋势,只有保持创新敏感,从而顺应时代发展。
创新让我们有了底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型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6篇大型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6篇。无论做哪一件事情,小事也好,大事也好,仅仅有热情和能力是不够的,有热情只是具备了想干事的态度,有能力只是具备了干成事的条件,只有有方法才是干好事的保证。而方法从何而来,改革任务复杂且艰巨,不能用不灵的老办法和低效的旧办法,就只有开创新的手段,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
创新让我们有了作为。穷则变,变则通。面对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民众诉求水涨船高,通过创新,求变化、求发展,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让人民享有更多改革成果,让国家获得更快进步。
又日新,日日新,苟日新。创新在我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创新中赢得主动,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创新的进程中逐步满足人们对“顶配”中国的期待。
近日,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在央视热播,该纪录片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在9月20日晚播出了第二集《创新活力》,该集聚焦创新,从移动支付到共享经济、从中国制造到大国重器、从海工领域到空天领域,无疑不展示出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创新活力》中这样说道,“一项项尖端创新,正不断拉伸人们对‘顶配中国’的想象”。的确,在当今中国,无论在经济社会的哪一方面,有很多之前觉得不可能实现的的东西,正在一步步地实现,让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同时让西方人赞叹。
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4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__发表这样的寄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饱含着党对青年成长的无限关怀、对青年事业的无限期待。__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青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令青年鼓舞、催青年奋进,是指导青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年事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必将激励广大青年高举爱党爱国爱民的大旗,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党对青年的无限厚望,让青春在与党同行、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行中高高飞扬。
青年始终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青年有知识、有朝气、有闯劲,是社会中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看做是推动自己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打上了青春的印记。我们党的创始人和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地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无数优秀青年始终站在时代进步前列,起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一百年来,青年总是在不断地为我们党注入着无穷的活力。
据中组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__年全国发展党员307.5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40.2%;99岁以下党员251.6万名,占81.8%。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正是我们党历经一百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党的事业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需要青年的朝气和锐气、需要青年的勇气与智慧;党的组织要永葆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需要青年的激情和热情,需要青年的创造和活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5
?辉煌中国》系列纪录片一直备受关注,在观看完19日晚播出的第一集《圆梦工程》,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我感受到了这五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网开展得是如此的成功。这部纪录片从人民群众的视角来观察这些辉煌,从人民群众的亲身经历来解读这些成果,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从人民眼中看到的中国辉煌,更加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一幕幕场景向我们展示了祖国是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6
一九二一年七月,烟雨南湖,一叶红船劈波斩浪,缓缓驶出。十三名共产党人高擎镰刀铁锤,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小小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给苦难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火种。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回望历史长河,展望今日盛世,我们仍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感受着党带来的温暖。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一起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着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地奋斗,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他们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走向,而不变的。是他们坚守的初心。红船精神,正是这份初心的真实写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时时准备为人民牺牲一切,时时贯彻红船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如今的青年,仍应传承红船精神。无论航船有多大,我们都不能迷失方向。无论航路多宽,都会有激流险滩。无论航行有多久,都不能忘记从哪里,到哪里去。中国共产党的红船精神深深鼓舞着我,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辉煌中国2023心得体会篇7
每每走过祖国大江长桥,黄河巨坝,便对那些挺身中流,肩负万乘的桥墩、坝体,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便想唱一首中流砥柱的颂歌。
中流砥柱是波浪中的巨人,狂涛中的英雄!惊涛也罢,骇浪也罢,漩流也罢,这些巨人力挽狂澜,无昼无夜,春夏秋冬,决无半点犹疑。它们或用自己坚挺的肩膀扛起大桥,使天堑变通途,让行人车辆,一跃而达到彼岸;它们或以自己宽厚的胸膛,拦起自天而下的万丈洪峰,蓄起势能,让狂野的水流变成电力,去温暖千家、照耀万户,推动世界。
肩负使命,忠于职守,中流砥柱是坚定二字的形象注释!
挽臂并肩,同心协力,中流砥柱是团结的象征!
扎根土地,依托山势,中流砥柱更是大地之子!
桥墩也好,坝体也好,不过是人类的物质创造,可是,那其间却真真实实体现着人类的智慧、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的想象、理想,体现着人类丰富和博大的精神内涵。
中流砥柱的品格,让人想起共产党人,想起这些耸立在中国社会前进道路上的桥墩和坝体。
百年来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乱流肆意、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到河清海晏、大道通天、物丰民阜、国泰民安的巨大变化。是中国共产党以她崇高的信仰,组织起自己的党员,率领着全国人民以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夺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救国,建国到强国的每一场伟大斗争,最需要献身时,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最需要流汗时,有共产党员的劳作;最需要付出时,有共产党员的奉献!
只要有共产党的组织在,断裂的地方,会架起桥梁,共产党员会弓起肩背,让革命踏着自己的脊梁走过去。只要有共产党的组织在,洪流泛滥的地方,会垒起大坝,共产党员会挺起胸膛,把灾难挡在自己的胸前。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信仰之歌,其声壮烈如同惊涛拍岸!我是共产党员,有危险我来!这是共产党人为理想献身,为使命赴死的宣言,其声恢宏感人肺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热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共产党人和人民的血肉情谊,更是其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史册,写满了共产党人乱云飞渡中的从容,记录着从领袖到普通党员的奋斗和牺牲,构成一座座巍峨的丰碑。
没有这些桥墩一样的共产党人的支撑,就难以铺就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没有这一座座大坝般的共产党人的耸立,就难以在短短的20年里积聚起让整个世界惊叹的强盛和发展!
我们的事业正在发展,前进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千千万万座中流砥柱,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挺立大地,他们是中华大地的脊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