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范文网 >心得体会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活动的文字,我们写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大家记录好一份出色的心得,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着莫大的帮助,下面是调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7篇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1

解放思想

只要有贫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贫困民族,因此,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的大问题。不仅仅是扶贫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全党、全国必须关注的问题。他提出“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开放,迎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可以认为,这是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自尊、自信、自强自尊、自信、自强不是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必须“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不能自己贬低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同时,违背经济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在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前提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必能彻底摆脱贫困。要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2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首先,利用书籍、强化精神之钙、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其次,利用网络媒体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切实增强自身政治本领,明确思想目标,尽职尽责做好岗位本职工作。

(三)始终绷紧纪律弦,做干净做事的明白人。严守纪律要求,做到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工作中积极创新,改进工作作风。以“冯新柱案”警示教育引以为戒,严格纪律约束自己,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外出报告制度,坚决抵制各类消极腐败,保证管得住自己的手、管得住自己的腿、管的住自己的嘴。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3

准确领会《摆脱贫困》的精髓要义,充分认识《摆脱贫困》对做好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

三是注重从严惩治腐败行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他始终对腐败问题做到零容忍。在宁德工作期间,他把严肃查处干部违法乱纪占地建房——“摆在马路边的腐败”作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经过两年多的清房工作,全地区共查结违纪违法占地建房干部3782人(其中处级99人,科级476人),收回补罚款198.03万元;清理干部有私房又占有公房问题,共清退公房1982户,清退面积88411平方米,宁德清房工作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汲取经验智慧,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和决心

?摆脱贫困》为我们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法宝,我们必须大力提倡。25年来,宁德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和秉承“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2012年以来,宁德新一届市委班子不断深挖内涵,拓展延伸,发展为“四下基层、四解四促”工作制度(即“信访接待下基层,解矛盾促和谐;现场办公下基层,解难题促民生;调查研究下基层,解瓶颈促发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解疑惑促落实”),在省内外引起很好的社会反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进一步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共识、力量,为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落实主体责任,带头种好“责任田”。作为市委主要领导我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遵守纪律底线,严守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格选好用好干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

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铁笼子”。要规范决策行为,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要加强检查考评,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纳入全市建设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对考评结果最后一名的地区和部门,责成主要负责人作出书面检查。

增强监督权威,严守纪律“高压线”。全面落实“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保证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制约监督。重视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确保对权力全方位监督。

持续转变作风,营造机关效能“好环境”。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铲除“四风”滋生的土壤。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转变作风落实年”等活动,落实“马上就办”要求,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各级“行政服务超市”。

加大惩治力度,对腐败行为“零容忍”。加强对重点项目领域的监控,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更好回应群众的期待,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风气。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4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5

一、为官之本在于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人民,这与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一个意思。我想,作为一名党组织负责人,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使一方居民安居乐业,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造福于民,还要与民相知心,这就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深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及时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一场最起码应留个清名。持身必须以清廉为准则。作为社区,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党和政府的一些惠民政策,社区是第一道受理程序,必须严格把关,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确实送到需要的困难的群众家去。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的话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6

摆脱贫困“不打烊” 争做攻坚“长明灯”

摆脱贫困,要有“笨鸟先飞”意识,当立“鸿鹄志”。“前途虽有荆棘阻,笨鸟先飞亦超群。”贫困地区的贫困处境,往往是思想观念“贫困”所致。《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地方贫困,观念绝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观念全应该在清除扫荡之列。扶贫需先扶志,凡事反求诸己,当立足于自力更生。“弱鸟可以先飞,致贫可能先富”。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转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等、靠、要”等传统思想观念,带领人民群众树立“鸿鹄志”,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意识,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从贫困之境中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只有树立“先飞”意识,才能实现“后来者居上”的美好愿景。

摆脱贫困,要有“滴水穿石”毅力,坚守“愚公魂”。“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想要“拔穷根”,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就需要驻守在扶贫一线的攻坚党员干部号召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只有将“滴水穿石”的精神传承下去,守好“愚公魂”,才能够真正帮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实现摆脱贫困,才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观《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篇7

在充分看到成绩同时,必须清醒看到,脱贫攻坚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不容忽视,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存在“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突击式脱贫”“材料式脱贫”等现象,把本该实打实的工作变成了作秀和数字游戏,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只顾“面子”、不要“里子”的花架子,非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虚耗基层干部大量精力,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整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观日出作文优秀7篇

观舞蹈心得体会最新8篇

观一线教师心得体会8篇

2023观榜样心得体会通用6篇

观井冈山心得体会5篇

2023观榜样心得体会优质5篇

观舞蹈心得体会精选8篇

观《榜样》5心得体会8篇

观《老师好》心得体会精选5篇

观《老师好》心得体会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694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