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范文网 >策划方案

试卷讲解教案6篇

写教案时,应该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教案中应设置适当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以下是调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试卷讲解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试卷讲解教案6篇

试卷讲解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试卷讲解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对试卷结构、得分情况有深度了解。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

3、方法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要求,指导各题型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

难点:文言文阅读。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

s点评 t总结: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二)分析试卷

t:ppt展示数据统计表

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

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学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毅力,而是缺乏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方法 t:请同学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 1、字音

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 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

2、成语

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要求是表达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出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

t:注意避免张冠李戴,望文生义。成语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分析呢?

s: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豆蔻年华)

3、4、文言词汇

t:这两题重点考查了课内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里大家掌握的不错,我们简单看一下。

s:术业有专攻:研究学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把什么制成

t:同学们还记得沈复在《童趣》中写道:“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吗?

“以什么为”是一个固定句式,把什么作为。

5、特殊句式

t:分析考纲:本题考查的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这一题大部分同学都错选了a项,a项和b项的区别主要在第几句的划分上呢?

s:(5),请一生分析(3)、(5)、(9)项

t:(5)不仅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还是被动句。

s:翻译第(5)句:李蟠不被当时的时俗所拘束。

t:技巧:直接判断法、排除法、最佳选项法等

6、仿写句子

t:分析考纲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都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例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ppt展示考生答案)

s:请学生分析其中错误:句式不一致

t:展示学生正确答案,请学生分析注意要点。

s分析 t小结

注意要点:“三一致”原则——句式、修辞、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t:从试卷分析上看,很多同学对文言文阅读是谈虎色变,高考考纲对大家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而“人物传记”这一体材在高考中始终占主要地位。本次考试题目节选自《宋史郭浩传》,为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卷。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s:郭浩

t:郭浩是什么人?

s:宋朝将领

t:(ppt展示)人物传记的特点:(小诗记忆)

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7、实词含义(理解b)

t:本题重点考查的是重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大家在阅读文章时就应当在文中圈出这些字词。请同学分析这一题。

s:逐一解读。分析方法。

已:学不可以已

8、筛选信息(分析综合c)

t: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对于这一题大家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哪个关键词?

s齐:“金人”

t:请一位同学分析这一题,总结方法。

9、信息概括(分析综合c)

t:文言文信息概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请同学分析,总结方法。

s分析

t:分析这一题时,大家是否从中得到了很多有效信息呢?我教给大家一个做人物传记题的小技巧,拿到题目可以先读一下信息概括题,可能其中会包含错误信息,但是却能够初知大意和部分翻译,有效降低阅读难度。同时做信息概括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分析,比方时间点上的变动等。古语云:小心使得万年船,放在此处也十分契合。

10、翻译句子(理解b)

t:(分析考纲,ppt)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3分) 、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齐)

s:找关键词分析,总结方法和注意点。

t:抓住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补充: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技巧解读一:关键先看概括题。初知大意,部分翻译,降低难度。

技巧解读二: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

技巧解读三:词句找出要划线。联系语境进行理解。

技巧解读四:实词语境很重要。

技巧解读五: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

(五)诗歌鉴赏

t:相较于文言散文的写作,古代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创作也可谓蔚为大观。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除了领略诗词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鉴赏这些作品形象和技巧的能力,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这一题得分率只有40.7%,总体偏低。在高考大纲中,对此项的考查集中在唐诗宋词方面。一起来分析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

t/s:五步(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诗题、作者、主体、注释、问题 s齐读

t:介绍诗题、作者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t:有几问?回答几点?s:2

s:请同学分析首句。《桃花源记》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t:什么题型? s:炼字

t:几步?s:解释含义、联系文本、点明手法、分析情感 s/t:请同学回答总结。

t:诗歌最后一定会落实到情感上。

(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t:桃花是全诗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上来分析,也可以从手法上来解读。(常见意象:月、柳、红豆等)

s分析 t点拨

(六)练练身手(t:ppt)

1、翻译句子

(1)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2)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2、意象分析

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并分析。

试卷讲解教案篇3

一、学情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全班65人,平均分67.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立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课型,如果在试卷讲评课中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这样虽然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

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

提前发试卷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本节课重点讲评第三类试题:即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

讲评试卷时,把每个失分率比较高的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按知识点分类讲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首先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考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思路:

(一)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1、统计分析

统计每题得分率,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2、归类分析

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将知识点归类分析

(二)讲评时重视“三要”

1、巧妙公布成绩,要重视激励

2、要借题发挥

3、要分析错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教材中所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易错题,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自信心,体验学有所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1、成绩分析

考试人数 90-100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平均分 46

表扬最高分的同学

鼓励60分以下的同学继续努力

2、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读题、审题不仔细;

(2)知识不牢、理解不透彻,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

(3)答题不规范。解答简答题,有的`层次不清,有的表达不准确等。

(4)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错误。

(二)试卷讲评

1、学生自主订正(要求课前完成)

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

2、正确率

100% 83% 40% 46% 74% 34% 63% 41% 54% 80% 30% 26%

表扬全班学生:第一小题全部答对

失分多的题:4、6、8、11、12

3、知识点归类讲评

失分率低的略讲,重点讲解学生普遍做错的题。

考点一:对化学用语的理解(题3、14)

复习(学生回忆知识点):

化学用语:三种微粒的表示方法、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元素化合价、物质的命名规律等

?分析】题2,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各选项的化学符号含义,然后根据有关知识解决。

如:

a:表示的是氮气分子;

b:没有注意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分析】题14,

(2)标出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题15

(1)写出硫酸中的阳离子符号——h﹢。

考点二:溶液(题9、16Ⅱ1)

错因:对物质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掌握不透彻 【复习】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条件、标准、状态、单位等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寓意及应用:学会读图、稀图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试卷讲解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学生出现的错题,难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典型错题的剖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思想品德试题的特点,初步掌握答题的方法技巧;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教学内容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共计20题,单项选择题:1——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非选择题:16—20题,共55分。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难易适中,紧扣课标要求。试题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反思中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试卷讲评课具体通过“第一篇章:调整心态篇——第二篇章:表彰优秀篇——第三篇章:反思提高篇”三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首先,通过心理测试,进一步了解学生考试后的心态,进而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正视现实。其次,表彰优秀,充分肯定学生答题中的闪光点,这样能让大部分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自信心。最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掌握解题的方法和答题技巧,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与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典型的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精讲法:对于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部分题目,教师在课堂上集中重点评讲。

3.归纳法: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总结出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讲解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

2,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订正的良好习惯,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3.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试卷中的错误题型。通过分析错题,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常见题型的答题策略。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班级情况分析

整体来说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书写比以前认真了;做题格式更规范了;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表扬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学生

通过这次考试,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他们分别是……

在这里,我们要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其他同学也不要灰心,因为只要你稍加努力,下一次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3、分析错题原因

从试卷中不仅要看到优点,更重要的是找到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这次的考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比如个别同学书写不认真,出现抄错数的现象,书写格式不规范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尤其表现在填空题和计算能力上

解题策略问题

知识缺乏问题

二、学生自主订正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试卷中一些题出现了错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份试卷,看看如何利用试卷中的错误,找到解决它们的策略。

下面首先请同学们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纠正: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记录: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三、小组合作,交流

下面我们就进行小组交流,把刚才自己解决的问题说给小组内同学听,自己解决不了的请小组同学帮忙,最后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题较多的题记下来。

学生合作交流

四、典型题型分析:

课前老师也对错题进行了统计,通过刚才的小组合作有些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下面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些题:

(一)填空:

第4题 一头牛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8倍,这头牛重()kg.

第8(2)题 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写作()。

(二)、判断:

第2个: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第5个:近似数是6.32的三位数不止一个。()

(三)、选择

第4个. 下面3个几何体,从()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 )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其中第二个空,正确答案有两个,有的学生只选一个。

( 六)解决问题

第4题、6名教师带100名学生,去“某某风景区一日游”【成人:100元;学生:50元;团体:(10人及以上):70元】怎样买票最合算?

错因:

(1)没找到最合算的方案。

(2)只写一种方案,应该至少写两种进行比较。

试卷讲解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取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具:苹果、小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环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苹果里的五角星》。

板书课题《苹果里的五角星》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现在大家用自已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好!哪位同学愿意来告诉大家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大家一起来读第一、二自然段。

(2)从哪儿看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他来干什么?请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女同学认真听。

想想这个小男孩是怎样的孩子呢?(活泼天真和好奇心强)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板书:报告新闻,显示新本领

(3)我是怎样回答小男孩的?

(4)过渡:真的像“我”想得那么简单吗?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他的新本领是什么呢?我们学习三、四自然段,请女同学一起来读,男孩子认真听。

(2)他是怎样显示他这一项新本领呢?(先说—再切—然后举—最后让我看)他是怎样切苹果的?(指名回答)

板书:拦腰切苹果——五角星

交流操作,实践情况(小组交流)

(3)同学们刚才幼儿园的小朋友告诉了我们他的新闻,那么这是不是真的呢?

(4)现在大家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小刀,动手试一试。各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切苹果一下,切后认真观察发现什么结果?再次用不同的方式切,结果会怎样?(小组讨论汇报)

(5)大家通过两次切不同方法的结果和小男孩的发现是否一样?

(6)从小男孩展示他的真本领后,我见到五角星时的惊奇请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有关的词语。

板书:见过……总是……从未见过

……更没有想到

(7)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男孩和我的对话。

过渡: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发现五角星时,你们会想到什么?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请喜欢读这个自然段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让我们去感受作者的想法吧。

(2)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3)交流

思考:那鲜为人知的图案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魅力”一词怎样理解?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往小处说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从大处说该怎么讲呢?(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板书: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1、为什么人们都不会想着拦腰切苹果呢?

2、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什么?

五、拓展练习

从小男孩横切苹果的方法中,体会到学习或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说一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教案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参考6篇

教案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优秀6篇

中班数学6的认识教案6篇

夏天语言教案6篇

小学科学6年级上册教案6篇

保护森林教案6篇

《丰碑》教案6篇

耳朵的教案6篇

中班教案排序反思6篇

幼儿6的分解与组成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574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