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范文网 >策划方案

扎染t恤教案7篇

教案的编写离不开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理解,教案中的跨学科内容设计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扎染t恤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扎染t恤教案7篇

扎染t恤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在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我的活动领域为社会与美术的整合,名称为《奇妙的扎染》,年龄段为大班。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朋友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现代化,慢慢的有些传统的东西就会被遗忘。本活动以中国的扎染工艺为活动对象,帮助幼儿从生活中提升美的经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制作扎染手帕,感受古老的扎染工艺,感知民间艺术的神奇与伟大。本主题主要呈现的只是让幼儿了解扎染的美丽和现代扎染方法的一个小方面,扎染还有许多传统和现代的色彩、图案和花纹,,还须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学习和探索。

活动目标

1、技能: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尝试制作出螺旋纹,

2、情感: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3、认知:欣赏传统扎染作品和现代扎染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扎染是中国传统工艺

活动重点:学习扎染技艺之一的螺旋纹

活动难点:制作过程中宁手帕和扎橡皮筋的动作

活动准备

手帕、橡皮筋、染料、滴管、图片、手套、音乐、防水衣、视频、纸芯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出示白手帕用变魔术的方法展示螺旋纹手帕

2、师:哪一张手帕更美呢?(幼儿回答)

3、师:你们猜一猜这么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呢?(幼儿猜测)

二、介绍扎染

1、老师说出方法是扎染

2、师:这个方法叫做扎染

3、师:到底什么是扎染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看一看

4、老师介绍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

5、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做扎染吗?(幼儿回答)

活动过程

师: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中所看到各种工具,对我们的纺织品进行捆、缝、夹等,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工具呢?(幼儿回答)师:结扎后要做什么呢?

(幼儿回答)师:然后再进行染色,这就叫做扎染。

师:由于我们的扎染技术历史悠久,结扎方法多,染色出来的花纹也很丰富,所以现在我们的手工扎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传统的扎染,另一种是现代的扎染。

老师播放传统扎染作品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看,这就是传统的扎染作品,他是什么颜色的,都有哪些花纹呢?它的花纹是我们生活当中能够看见的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传统的扎染作品颜色叫做蓝靛色,它的颜色来自于自然界中一种叫做板蓝根的植物,花纹主要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可以看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物。

老师播放现代扎染作品,幼儿观察

师:到了现代,我们的扎染作品和花纹发生许多变化,看,这就是现代的扎染作品,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哪些花纹呢?(幼儿回答)

师:现代扎染作品颜色丰富,花纹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现代扎染的花纹更多来自于我们的想象和创造。

三、尝试学习制作扎染

1、师:了解了扎染,你们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吗?

2、老师为大家介绍今天学习扎染图案叫做螺旋纹,它是用纸芯和橡皮筋来进行操作的

师: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哦,我一会儿要考考大家

3、老师播放制作方法的视频(幼儿观看视频)

4、老师结合ppt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复述制作方法,老师并强调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5、讲解到拧螺旋纹时,老师单独出示视频,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拧螺旋纹

6、接着一次强调橡皮筋的捆法

师:帕子拧好后像一个小花卷,接着开始捆橡皮筋,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橡皮筋捆好之后是这样的。接着开始染色,在染色时,小朋友要注意尽量将颜色上满。

7、老师请幼儿操作,在操作前老师要强调规则

师:8位小朋友为一组,在制作扎染时要保持安静,使用后的材料请放回托盘里,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请先将桌子擦干净,将卫生纸放回托盘中,请小朋友抬小椅子有秩序的上座位。

8、幼儿操作,老师在旁协助并进行辅导

四、展示作品

1、老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整理好桌子后,到候场区准备做好模特步的准备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检查一下桌面干净吗?将桌面擦干净,把纸放回托盘里,接着将自己的螺旋纹手帕放在桌面上,小手像熨斗一样将帕子整理平坦,整理好的,小朋友可以先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待会儿走模特步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哇塞,小朋友们制作的螺旋纹太漂亮了,我都等不及要把美丽的扎染螺旋纹展示给大家瞧一瞧,小朋友们快拿上自己的螺旋纹作品到老师这里来准备。

2、老师请小朋友站成一长排

师:我们今天做的扎染花纹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小模特们,准备好了吗?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螺旋纹手帕还有点湿,我们一起拿出去将它晒干吧!大家一起去把手帕晒干吧结束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初步了解了扎染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在活动当中,通过图片小朋友能够自己去观察、发现扎染技术的变化,在观看的视频的过程中强调了活动当中的难点动作,小朋友们操作拧螺旋纹的动作大多数

活动反思

幼儿是作出来的,只有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捆橡皮筋的时,许多还需要老师进行协助,但是到最后上色后,展示效果时,整体效果时非常好的,重难点基本上也解决了,活动效果较好,但是,在以后的活动当中要练习捆的动作。

扎染t恤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扎染作品。

2.了解扎染的基本过程,感受扎染的奇妙。

3.尝试用捆扎大小不同的珠子扎染t恤。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典型经验:

美术.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玩具准备:

棉布方巾衣服、橡皮筋或夹子、各色染料、脸盆、勺子、水。

游戏玩法:

1.清水浸润要染的布料或衣物后拧干备用。

2.根据染法和活动人数,提前配好染料(25g染料可染10件衣服)。

3.方巾染色过程:(1)将方巾叠成w状长条再折成三角形;(2)用木夹夹住三个角固定造型;(3)戴上手套,滴染料;(4)装入密封袋放24小时;(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干。

4.t恤染色过程:(1)准备t恤和扎染材料;(2)从衣服中间抓起,旋转;(3)用皮筋固定造型;(4)滴染料并放入密封袋存放24小时;(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干。

指导建议:

1.扎染的面积以及颜料的稀释程度都会影响扎染效果。

2.5g扎染粉配置比1瓶60ml的水。

3.粉末里添加固定色剂,无需再调配颜色。

活动反思:

美术课的课前准备相对其他课来说准备的工具材料稍多,课前准备,调色盘(装颜料用)、湿巾、剪刀、绳子。? 小扎染的制作步骤教师并没有详细讲解,而是通过自主观察,各种漂亮的小扎染图案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自主尝试之后总结出制作方法,学生看到我演示后,很轻松地就了解了制作小扎染的制作方法。整节课教师讲解的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和摸索尝试。? 课中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就是之前我们准备的`那些湿巾,它不像棉料那么吸水,整个作品染出来虽然漂亮,但是作品比较湿,这都是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 我认为在美术课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美术课具有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健全和发展学生个性都不可缺少。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点。

扎染t恤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

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五)作品展示

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扎染t恤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已具备扎染的技能设计的,在开始部分,我有目的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扎染方法的手绢引导幼儿欣赏,启发孩子过渡到自己设计图稿自己扎染,孩子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个别孩子起初在设计图稿、扎染方法和染色中显现出茫然,但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每次扎染中意想不到的变化,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扎染活动的无限魅力。

小百科: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也叫手帕,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现正逐步被纸巾替代。另外,手绢是部分剧种所用的道具,用双手舞动或转动以增加戏的效果,如二人转等。

扎染t恤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2、学习简单的染制的方法,了解和感受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

3、大胆创作,萌发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音乐、扎好的作品、颜料、巴氏吸管。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四角方又方,身边将它藏,擦汗又擦手,帮我不少忙。”(手帕)

1、出示图片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手帕,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师:“有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个手帕,是如何从白色变成彩色的?如果老师给你一个白色手帕,你会怎么做?让它也变成彩色。”

师:“哦,原来这是用中国民间古老的一种染布方法——扎染制作成的!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扎染吗?”

扎染就是用绳捆扎白色的布,用颜料浸染,颜料在布上留下深浅不一的'颜色,从而变成各种各样的花纹。扎紧的地方上不了色,呈现出白色花纹。

二、欣赏扎染作品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扎染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相同的手帕扎的方法不同,染出来的手帕花纹也不相同。

扎染还可以扎染出蝴蝶、花朵、小熊等。

围巾、袜子、衣服等都可以扎染出来。

今天染的颜色就是秋天的颜色。

三、视频欣赏

师:“在我们自己动手操作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神奇的扎染过程”

播放由扎到染的过程,让孩子更直观的感受到扎染的魅力。

视频结束。

师:“看完这个小视频,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动手染了呢?我们一起下楼吧!”

四、动手操作。

1、师:“这是孩子们自己捆扎好的白布,一会拿起你们自己的作品去进行染制,那在操作之前,有哪位小朋友可以跟我分享以下,你打算如何染?”

师:“要注意的哦,同一块地方不要多次的去沾不同的颜料,沾完颜料在报纸上吸吸多余的颜料,全部完成的幼儿,将作品放在报纸上。”

2、放音乐,幼儿进行操作。

3、幼儿进行拆线展示作品。

师:“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小朋友们尝试着将你布上的绳子解开,让我们来看看你们染出来的神奇图案吧”

五、展示作品

将作品进行晾晒展示。

老师与幼儿一起欣赏。

幼儿一起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吧。

扎染t恤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

总课时数:3课时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

教学目的:

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

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2.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

三.新授

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

(一)撮扎:

1. 将纸撮起

2. 用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

(二)折扎

1. 将纸折起

2. 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

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的扎染作品,学生边观察,教师边介绍。并让学生谈一谈这些作品美之所在。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注意事项: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仔细。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用上节课制成的扎染作品进行剪贴装饰。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

评析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予表扬鼓励。

三.欣赏课本:课本上这些美丽的画就是用我们上一节课的作品剪贴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做法。

四. 教师示范

在示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他们表现的欲望。

1. 思

2. 选材

3. 剪贴

五.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 小结

扎染t恤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常使用"川"字折法,点染与浸染相结合的方法染出漂亮的扎染图案。

2.正确使用毛笔等材料,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扎染的美丽。

活动准备:

1.染好图案的宣纸。

2.各种颜色的水彩颜料、长方形宣纸、报纸、毛笔等。

3.ppt(各种扎染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欣赏染好图案的宣纸,感受鲜艳的颜色及有规律的图案,产生活动的愿望。

1.纸上有什么图案?有哪些颜色?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讨论"川"字折法和点染的方法。

1.这些有规律的图案是怎么染出来的呢?

2.这些漂亮的小点是怎么染出来的?

三、教师讲解折纸的方法,并且示范。

交待如何使用笔和颜料,大胆的在长方形宣纸上进行浸染和点染。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欣赏作品,并且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t团队精神科心得体会模板5篇

背影教案教案7篇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7篇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推荐7篇

音乐教案大班教案参考7篇

音乐领域教案大班教案7篇

大班教案安全教案优秀7篇

教案我妈妈中班教案7篇

教案科学领域中班教案参考7篇

体育教案课堂常规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651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