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通过撰写具有启发性的教案,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篇1
内容与要求
1、在纸牌游戏中,运用已有数序经验、进行逻辑推理。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运用已有数序经验、进行逻辑推理
活动准备
扑克牌两两副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认识扑克牌。教师出示一副扑克牌,和孩子一起熟悉各种牌面和花色。
2、游戏:少了哪个。
小结:这些排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3)教师出示红桃1~10的扑克牌,请幼儿任意抽调一张,并请其他幼儿猜猜抽掉的是什么牌。
二、利用数字,猜猜是哪张牌
1、介绍游戏方法
2、出示红桃1~10的扑克牌。游戏中教师适时提问:“大了”是什么意思?你为什么把数字8翻过去?除了这张牌,还有什么拍也可以翻过去,为什么?
小结:当数字(8)大了,不光是数字(8),还有些数字(9和10)更大了。
一、尝试用提问的方法,猜猜是哪张牌
1、介绍游戏方法:教师在20张牌中选定一张牌藏在心里,请幼儿猜猜看是那张牌。幼儿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用“是”或“不是”回答,直到猜出答案。
2、出示红桃1~10、黑桃1~10的二十张牌。适时提问:这个问题只能翻过去一张牌,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翻掉更多的牌呢?
小结:既要猜对数字还要猜对花色,所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很重要。
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纸牌接龙、填空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核心单元。
2、在竞赛游戏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纸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纸牌
-------提问: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归纳:在纸牌中,共有2种颜色,四种花色,每张牌上还有数字。
-------提问:你玩过牌吗,怎么玩的?
归纳:纸牌的玩法很多,有抽乌龟结对子、有比较数字大小……今天我们就用
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接龙游戏
● 尝试“接龙”游戏
●交代玩法
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手中的纸牌全部“接完”。如果违反了“纸牌”接龙的规则,就表示“接龙”失败。
● 幼儿抽牌,按规律接龙。
------纸牌按什么规律排列?几个一组,怎么排?看懂就可以出牌“接龙”了。
归纳:按花色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个一组,1 张 1张间隔排列的。
------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归纳:同一条接龙,可以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说出来的规律也就不同。
三. 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玩法: 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纸牌先做一条龙,然后让其他组小朋友猜??
猜“龙”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了得1分,猜不出或是猜错了不得分。
规则:
——每组小朋友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龙”
——采用轮流猜的方法,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听
——猜对了得1分,猜错了不得分。
四.延伸活动——纸牌填空
玩法:教师出示有空缺的纸牌“龙”,让幼儿作出判断“问号”
------你觉得,小问号的背面是什么牌?说说理由。
-------这组接龙是几个一组,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归纳: 要想能够猜出是什么牌,首先要能判断出“纸牌龙”的规律接龙规律。
然后才能根据规律找到缺少的牌。
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硬纸片模型钟若干件。
2、课件ppt3、玩偶一个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提问:
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
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
(教师操作钟表)提问: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结束部分
幼儿园大班学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和记录、表述生活中的数字信息。
2、通过发现数字信息的过程增加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观察生活中数字的兴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气象、汽车等方面)。
2、物质准备:演示ppt、电脑;记录纸、笔;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有数字标识)。
活动过程:
一、观察数字密码
1、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数字,请你一边看一看猜一猜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分别出示手机号码、天气、温度、门牌号、车牌号等图片,引导小朋友说一说。
★小结:这些东西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可以联系别人、知道时间可以方便我们上学、知道温度可以及时的增减衣服、了解到车是谁的、朋友的家住在哪里等,有了这些信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2、了解数学的功能
★师:刚才的.图片都出现了一样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出示数字0-9
★请回忆一下平时你在哪些地方或是东西上看到数字的,上面写着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数字朋友无处不在,他其实就在我们许多熟悉的东西里,变成了有趣的数字密码,你能找到它,并且解开密码吗?
二、实践活动:寻找数字密码
1、了解实物
★今天数字和我们捉迷藏,想考考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他们就躲在你身后的这些物品里,你们想找吗?
★先看看你拿是什么,然后找到数字,把它记下来好吗?
★出示记录纸:一边画实物,一边记数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2、幼儿记录数字密码
★如果记不住可以把东西拿到座位上记录,实物要画清楚,数字要记准确,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猜密码游戏
1、请小朋友来介绍下自己的的数字密码。
2、两两猜猜密码:找一个小伙伴两人一组来猜猜画的内容。
3、与老师互动猜密码:与客人老师互动,介绍自己的密码。
4、小结:数字真有趣,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我们回家后再找找哪里还有数字好吗?(崔威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