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你们需要注意联系实际,教案是保证教学是否成功的基本条件,调研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五年级劳动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
制作准备:
彩泥。
制作过程:
1、导入:
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
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
3、实践探索
a、塑造身体
(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
(1)选择红色彩泥做鸡冠,黄色彩泥做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
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
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2
时间:4月29日上午第四节
地点:教室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小品、名人故事、诗歌朗诵、拼字游戏、倡议书。
三、班会过程:
(一)引言: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点拨:歌声唱出了热情,歌声唱出了力量。那么,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呢?
(三)小品表演。
1、请杨黎明、王紫薇、葛梦倩、刘文博同学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点拨: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公益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学因为怕苦、怕累、怕脏,怕给人笑话、看着处在危险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学生讨论、发言。
(四)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王兰兰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主持人点拨,是学生明确: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公益劳动,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班也有些同学平时也很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表扬部分同学
(五)献给劳动者一首诗。
请高腊玲同学配乐诗朗诵我国诗人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
(六)小品表演
1、请徐逸凡、吴思怡、豆军、计豪、甘蜜同学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点拨:一粒饭,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吗?劳动成果真的是随手可得吗?学生讨论、发言。(指出部分同学不尊重父母、老师、同学——————等等的劳动成果的坏习惯,要求同学们改正)
(七)拼字游戏
分组参与拼“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游戏,看谁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九)班长宣读“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签名活动。让同学们将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立志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 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2. 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活动过程:
主持人:(1)班“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一斗争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 后来,国际工人组织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就把这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主持人:“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每当唱起这支歌,亲爱的同学们,你会想到什么呢?对,小喜鹊靠劳动为自己建造新屋子,小蜜蜂靠劳动换来甜蜜的蜜糖,是劳动为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劳动最光荣!下面,由我们全班同学齐唱:《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回的老牛是我同伴……每当唱起这首《乡间小路》时,我就想起“农民老伯伯劳动回来,小伙伴放牛回家”的情景,请欣赏诗朗诵《晚回》
主持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的劳动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请听诗朗诵《矿工的太阳》
主持人:彭德怀是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也是八路军的总指挥,他非常体谅农民伯伯的辛劳,请听《彭德怀开田的故事》
主持人:劳动是人间最亮丽的风景线 ,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请听诗朗诵《五一颂》。
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光荣永远属于伟大的劳动者,请听故事《我的名字叫劳动者》
主持人:浪漫从诗篇中走来,走向轰叫的机床,走向劳动者光荣的岗位。劳动永远是美丽的,劳动永远伴随着芳香的浪漫。
主持人:劳动者的世界丰富多彩,劳动者的心灵细腻透彻,传 世的乐曲在思念中 ,追述着劳动者的浪漫。
主持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请听诗朗诵《劳动创造幸福》
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今天的业绩 ,劳动装点着祖国的繁荣,请听__为我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劳动者的故事》
主持人:没有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们漂亮的教试冬舒适的房间,请听诗朗诵《平凡的劳动者》
主持人: 劳动描绘了美好的远景, 劳动酿造了甘甜的美酒 ,欢乐与我们共享,幸福与我们共享,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干杯,让我们全班为劳动者一起高唱《蜗牛与黄鹂鸟》
主持人:“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欢快说不尽,劳动的创造
最光荣!”同学们,用我们的双手往劳动,用我们的双手往酿造更甜蜜的生活!
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4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与实践,使学生们了解纽扣的有关知识,宏扬传统文化。
2.通过本课实践了解纫针、打线结、钉纽扣的方法,学会利用合适的针和线钉纽扣。
二、能力目标:
1.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收集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收集和汇报资料使学生理解纽扣中的文化。
2.学会纫针、打结、钉纽扣的方法。
难点:掌握不同纽扣的不同钉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式各样的扣子、针、录相带、电化教具等。
学生准备:各种针、线、纽扣、卡纸、剪刀等。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谁的观察能力强?(自由答)
师:那就让我们帮他把扣子钉上。(学生操作)(出示课题)
2、激发学生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扣子?(自由答)
师:哪一组汇报一下你们都收集到了多少种类的扣子?
师:好,老师这还有这样的一些扣子,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你能说出衣服上为什么钉扣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实物)
师:纽扣有这么多的作用,谁来说一说钉扣子需要什么工具?(出示板书)工具:针、线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针,哪位同学到前面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针。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同学们准备好的线,请大家把它举起来。
(学生展示)
师:钉扣子选择线时要注意线不能太粗,线的颜色也要与扣子搭配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中是如何教我们钉扣子的,大家边看边想钉扣子需要哪几步?
(录像演示)
(1)纫针:
(2)打线结:
(3)钉纽扣
师:谁来汇报一下钉纽扣一共分几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书)
师:同学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种纽扣,可在录像中只示范了两个眼儿纽扣的钉法,如果给你一个不是两个眼的扣子,你能钉好吗?(生答)
师:为了保证同学们在钉纽扣比赛中能安全操作,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课件演示)
3、学生研究实践:
师:希望同学在分组实践时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带来的纽扣该怎样钉?(学生研究实践,老师辅助指导)
4、师生共评: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钉了几个纽扣?都是几个眼的?(学生汇报展示)
师: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5、师生共结: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的步骤,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开展“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
3、通过展示自己的劳动才能,品味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和家长一起如实填写学生平时劳动情况调查表。
2、观察、收集身边辛勤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3、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扫地等),并在家练习,提高劳动技能。
4、教师准备有关劳动的图片,给学生以表象,同时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三、活动时间:一课时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板书:劳动最光荣。(在劳动下画大拇指、画笑脸。)
二、班上的情况调查
1、公布班上学生平时劳动情况的调查:
项目
自己洗衣
整理书包
洗澡剪指甲
收拾房子
主动学习
人数
2、学生发表看法:从这份调查表的统计中说明我们班上的劳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班主任总结: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知道,我们的小朋友能自己主动地去劳动的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同学是依赖父母,他们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大家说这样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为什么不好呢?)
三、讲故事——《小懒惰奇遇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白不爱劳动的严重后果。
1、指名讲故事;
2、学生说自己身边爱劳动的典型事例。
(班主任:大家说的真好,“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希望大家今后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现在我们也来现场看看我们自己的劳动能力是如何的强。)
3、学生说听故事后的感受。
四、学生的自理能力比赛
1、准备:每小组选5名参加整理书包、叠衣服、系红领巾比赛的代表。
2、比赛活动展开并评选各种劳动能手,
3、推选3——4名最能干的选手介绍经验。
4、其他的学生谈感受。
五、活动巩固——唱儿歌
劳动最光荣
太阳出来了哦,我们起床霍嘿。穿好衣服去洗漱,戴上领巾背书包。说声再见了哦,上学堂呀霍嘿。自己事情自己忙,劳动最光荣。自己的事情自己忙,劳动最光荣。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人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就从现在起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吧,让我们举起双手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喝彩。(教师带头举起双手)——因为劳动是最光荣的!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制作布贴娃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制作部件和粘贴部件这两个过程。
三、教学难点:
各部件的剪切、粘布和粘到底板上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制作的,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这个娃娃是由什么做成的?对,碎布,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废弃的碎布,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用碎布头做一个布贴娃娃。
板书课题:布贴娃娃,并将礼物粘贴到黑板上。
2、讲解新课
我想请问一位小朋友,这个布贴娃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请看大屏幕,是这些吗?(课件演示其组成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由碎布做成的,咦,还有哪些部件,没显示在大屏幕上。对,眼睛是用纽扣做的,头发是用毛线做的,它们都不需要用碎布。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利用碎布来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呢?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制作说明,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想想怎样制作布贴娃娃。
老师根据制作说明的这六点,将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归纳为两个大步骤,板书:制作部件,粘贴部件。
先看第一步:制作部件。制作部件就是将各个部件从彩卡上剪下来,粘贴到各色布上,再将布剪成各部件形状。老师以制作“头”为例,演示制作一个部件的方法。在演示的时候,向学生讲解剪切的方法,粘布的方法、选布的要求。
部件“头”做好之后,告诉学生其它部件的制作方法和它是一样的。
再看第二步:粘贴部件。粘贴部件就是将做好的部件一个一个粘到底板上。用课件演示具体粘贴顺序和过程。在演示头部粘贴的时候,强调一下,眼睛、嘴巴、脸先粘到头上,并且是粘在布的这一面,因为我们制作的是布贴娃娃,所以它的各个部件都是用布做成的,各个部件都应该将布的这一面朝外;提问学生为什么课件演示先粘手、腿,后粘裙、鞋;讲解头发怎样粘。
整个制作过程完成了,小朋友有没有信心自己来制作一个?
3、实践操作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副作品,老师巡视指导。
4、评比作品
小组长将本组作品粘贴到所对应的编号处,师生共同评出“快手”奖和“巧手”奖。
5、课外延伸
4、整理房间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7
一、学习教材中的三种豆腐做法
1.拌豆腐
2.家常豆腐
3.牡蛎豆腐汤
二、实践与创新(第2题)
1.豆腐鱼片生菜汤的做法
材料:
豆腐半件,鱼片100克,生菜适量,清水2杯或冬菇脚汤2杯,姜1片。
做法:
清水、姜片煮滚,加入切片豆腐、鱼片,慢火灼熟,捞起后再放人生菜即成。
2.皮蛋豆腐的做法
材料:
嫩脂豆腐一盒、榨菜一包、皮蛋两个、香油、香菜
做法一:
1、用刀将豆腐横竖各切几刀,扣入盘中
2、将榨菜切碎成末,皮蛋切成丁,撒在盘中豆腐上,然后淋上香油,撒上香菜即可食用。
做法二:
1、盒装豆腐倒扣碟中,静置片刻,倒去溢出的水。
2、皮蛋去皮,切小丁倒在豆腐上。
3、撒上鸡精、盐、香油。
4、摆几棵切小段的香菜或小葱。
5、包上保鲜膜,入冰箱。
6、吃时搅拌。
3.梨花豆腐汤的做法
主料:嫩豆腐1盒、鸭梨
辅料:猪肥瘦肉末、鸡蛋清、火腿末、香菜叶
调料:精盐、鸡精、牛奶、食用油、高汤
做法:
1、豆腐去掉老皮搅碎,加精盐、鸡精、鸡蛋清、牛奶,搅拌成均匀的豆腐泥待用;
2、将梨削皮去核,剁成碎末放入大汤碗,加入猪肉末、精盐、味精搅拌成陷,然后取一碗,在碗的内壁上涂一层油,放入内陷再放上豆腐泥抹平,随后放上一片香菜叶和一撮火腿末,摆成鲜花状,上屉蒸约8分钟;
3、将汤锅置旺火上,放入高汤、鸡精、精盐,待汤烧开后,起锅盛入大汤碗内,随即将蒸好的豆腐由盅内取出放入汤碗内即可。
3.酸辣汤的做法(多种)
做法一:
主料:
水发海参、鸡血、豆腐各45克,火腿25克,香菜5克清汤800毫升,笋丝、火腿丝、鸡丝25克,酱油、醋各l0毫升,绍酒、姜汁各5毫升,味精、精盐各6克,胡椒面8克,淀粉15毫升。
制作:
①取洗净的水发海参、鸡血、豆腐、火腿,均切成丝放在碗中。将香菜择去黄叶,切成末放在盘里待用;
②汤勺放在火上放入清汤,随即下人海参丝、火腿丝、笋丝、鸡丝、鸡血丝、豆腐丝,并调入酱油、醋,绍酒、姜汁,味精、精盐,烧开后,撇去浮袜,淋入水淀粉,勾成汁芡,入碗即可
做法二:
原料:
白豆腐干两块,胡萝卜、竹笋各半支,红辣椒、香菜末少许。
制法:
将豆腐干、竹笋、胡萝卜切细丝,木耳洗净,切细条,红辣椒去籽切丝。将上述材料放入一容器内,放入鲜汤5大杯,加盐、糖各一茶匙,酱油、醋各3大匙,以强微波10分钟煮滚。取淀粉3大匙,冷开水半杯调匀,倒入汤中勾芡,再浇入香油1大匙,胡椒粉1茶匙,撒上香菜末即可
做法三:
1、冬笋、香菇、里脊肉、南豆腐切丝。
2、冬笋丝、香菇丝、肉丝加料酒,用油抄一下,肉炒白了即可取出。
3、放水,加热。
4、放入冬笋丝、香菇丝、肉丝。
5、加老抽、盐、味精、鸡精、胡椒粉(多)、米醋(多)、淀粉(多)。
6、加鸡蛋、南豆腐丝。
7、出锅,加些香菜、香油。
4.青椒炒豆腐的做法
配料:
豆腐、青椒、花生油50克,豆瓣辣酱10克,甜面酱5克,酱油、糖、味精、葱花、蒜片、姜丝适量。
做法:
1、将豆腐洗净后切成小方片;将青椒、胡萝卜切片后在沸水中焯烫一下,捞出控干备用。
2、锅架火上,放油烧热后下葱花、蒜片和姜丝,炒出香味后投入豆腐,反复煸炒至豆腐水分快干时,加入豆瓣辣酱、甜面酱、酱油、糖和青椒、胡萝卜片,继续煸炒入味,见卤汁不多时,放上味精拌匀即可出锅。这种属于熟炒豆腐的做法一般采用青椒、青蒜菜香辛味浓郁、质地脆嫩的蔬菜做配料。配料以切丝为主,也可切成条或小薄片,但丝不宜细,条不宜粗,片不宜薄,否则影响熟炒成品菜的鲜香味、形态和口感。
5.虾米豆腐的做法
主料:
豆腐
配料:虾米调料:精盐、白糖、味精、香油、酱油、绍酒、葱姜蒜末、水淀粉
做法:
1.将豆腐改刀成方丁,放入汤碗内用浅水浸,虾米用清水洗净后加入葱、姜、绍酒,上笼蒸10分钟捞出
2.炒锅加清水,放入豆腐和适量盐烧开后捞出
3.炒锅洗净加花生油烧热,用葱姜蒜末炝锅,倒入豆腐、虾米、高汤调味,然后用水淀粉勾芡,淋香油起锅装盘。提示:做豆腐菜时,焯水必须凉水下锅,开水取出,适量加点盐,才能除豆腥味。虾米处理时必须上笼蒸,蒸时加适量葱、姜、酒去腥。
6.麻婆豆腐的做法
原料:
豆腐10两(约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适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
1、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
2、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麻婆豆腐是中国豆腐菜肴中最富地方风味特色菜之一,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川菜名肴。此菜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成都"陈麻婆豆腐店"__佳肴。凡到四川的游客莫不以一尝为快事。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已将此店及"陈麻婆之豆腐",列入与包席馆正兴园、钟汤圆等店齐名的22家"成都之食品店"。
?成都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此菜的特色是以"烧"法烹之,在雪白细嫩的豆腐上、点缀着棕红色的牛肉末和油绿的青蒜苗,外围一圈透亮的红油,如玉镶琥珀,具有麻、辣、烫、嫩、酥、香、鲜的独特风味。
7.鱼头冻豆腐的做法
原料:
胖鱼头1个,冻豆腐2块,大白菜、水发木耳各适量,油6大匙。
辅料:
青蒜苗、红辣椒各适量,豆瓣二分之一大匙,葱、姜适量。
调味料:
酱油3大匙,糖12小匙,味精、盐、米酒各适量。
做法:
1、先将鱼头对剖洗净,以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抹匀,腌10分钟,放热油3大匙,将鱼头两面煎黄备用,冻豆腐切厚片,大白菜切长段,蒜苗切丝,木耳切成大片,辣椒去籽切片。
2、热油3大匙爆香辅料,再加入调味料与水调好味道,再与鱼头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煮15分钟,再焖煮1小时,上桌前撒上蒜苗丝即可食用。
特色:
色泽金黄,质地软嫩,鱼肉鲜香,酸甜适口。
五年级劳动教案篇8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牎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牐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牐3、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彩笔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